回顧我的《少年王冕》
一、選文。
一直沒有想好上哪篇課文,本來想上《水》的。這篇課文嚼的人少,應該還沒有嚼爛,然而讀課文后,走進馬朝虎,發現他是1967年出生在浙江常山天馬鎮的,我的家鄉和他離得近,這點水鄉概念還是有的。于是4月中旬在網上遇到青版,聊起馬朝虎,說到真實性,我還是不敢教這篇文章。青版認為選文要注意“美”,于是我當下決定選擇《少年王冕》。
其實我這人的世界很簡單,生活在絕對里,把人和事分成兩類,我喜歡的和不喜歡的。可對《水》這樣的文章,我不知道是放在哪個立場中好。于是選擇了選自《儒林外史》的《少年王冕》,選這篇文章是因為我教過,感覺還不錯,想偷懶。
最好的不一定適合自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對于選文,我一直沒有用這樣的心態去對待。
一教《少年王冕》。
教學設計一: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以及孝敬母親的美好品德。
3、通過品讀自悟重點詞句,學習王冕身上的優良品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篇寫人的文章——
根據課題提問:少年是一段好時光,作者抓住了王冕的哪些年齡段的生活來寫的?(十歲 十三四歲 十七八歲 )
2、作者按時間順序選取了少年王冕的幾個生活片斷,告訴我們王冕是一個怎樣的人?(板書:孝敬母親、勤奮好學)
3、今天,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沿著王冕成長的足跡,深入體會課文向我們傳遞的情感,感受人物的獨特魅力。
二、十歲的王冕。
(一)速讀第二段,邊讀邊思考:從哪里看出十歲的王冕孝敬母親呢?用“——”劃出相關的句子。用“﹏﹏﹏”找出王冕勤奮好學的句子。
2、交流。(預設)
a.出示:王冕說:“娘,我在學堂里悶得慌……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
(1)學生談感悟。
(預設點撥)王冕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些話的。
從母親的話中,王冕聽出了什么?母親說這段話時心里?
再讀王冕的話,你又感受到了什么?通過王冕回話時的動作、神態等指導朗讀。
俗話說,“言為心聲”。一般說來,嘴里說的,就是心里想的。但是,有時候,嘴里說的,是善意的謊言,是含蓄的理解,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
(2)請女生來傳遞母親的無奈;男生來傳遞王冕的一片孝心。教師引讀眼看一天,母親把他叫到面前,無奈地說——王冕懂事地說——王冕的孝心感動了秦家人,秦家人為這慈母孝子而動容,牽出一頭水牛,交給王冕,指著門外說——母親對善良的秦家人很是感激,但看著自己的兒子畢竟才十歲,心中有萬般無奈和不舍,她替王冕理了理衣服,說道——(引讀)
b. 從你們的朗讀中,我知道這對慈母孝子不僅感動了秦家人,也感動了我們。除了這些人物的語言讓我們有共鳴,你還從哪些句子看出王冕的孝敬勤奮?
相機出示:“遇上秦家煮些腌魚臘肉,他總舍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
你想借助哪幾個詞來傳達王冕的孝心,指導感情朗讀。(總舍不得)(包)(板書:省吃獻母)
十歲的王冕家境貧寒,面對難得的美味——腌魚臘肉,他是怎么想的,會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