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教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兩條綠線內的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在對語言文字的揣摩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課堂交流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孝敬母親和勤奮好學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體會人物內心,感受王冕孝敬長輩、勤奮好學的優秀品質。
教學準備:1、布置預習;搜集王冕的生平材料。2、相關課件。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由王冕的詩入題,初知王冕;檢查預習,初知文意;品讀1—4自然段,感受人物形象,體會王冕勤奮好學和孝敬母親的優秀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讀《墨梅》詩。
2、介紹王冕。
3、入題(師述:他是一位成就很高的詩人,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詩;他更是一位成就很高的畫家,尤其以畫梅花著稱,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那么他的少年時代是怎樣度過的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了解去感受王冕少年時期的故事吧!)
板書:少年王冕
二、檢查預習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課文預習過了嗎?讀了幾遍?)
1、檢查讀詞(課件出示)。
(師:詞語會讀了,課文是否會讀了呢?課文比較長,就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2、檢查讀文。(相機糾音、指導、激勵、追問)
(師:課文講了王冕少年時期的哪些事呢?)
3、生說事。(板書:輟學放牛 學畫荷花)
(師:在這些事中你初步感受到王冕是個怎樣的人呢?)
4、生說人。(板書:孝敬母親 勤奮好學)
三、品讀2—4自然段
(師:讀書關有初步的印象和感受是不夠的,必須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用心去感受這動人的故事!請大家拿起筆來,認真默讀課文2—4自然段,邊讀邊想,哪些語句能體現出王冕對母親的孝順和勤奮好學呢?把它畫下來,并簡單地寫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一)、生讀、思、畫、寫,師巡視個別輔導,了解學習情況。
(二)、全班交流。
1、語段一: (王冕說:“娘……悶得慌……帶幾本書去讀?”)
〔1〕、生讀句,說理解,再讀句,評價后再指名讀句。
〔2〕、“悶得慌”是什么意思?
〔3〕、師:王冕是不是不想在學堂讀書了呢?指名說。
〔4〕、師:王冕為什么要這樣說呢?指名說(安慰母親),指名讀,齊讀。
師過渡:俗話說“言為心聲”,嘴里說的,就是心里想的。但是有時候,嘴里說的,并不是心里想的,需要我們仔細分辨。王冕為什么要這樣安慰母親呢?讓我們去聆聽母親的一番話吧。
2、語段二: (一天,母親把他叫到面前,說:“孩子呀,……去放牛。”)
〔1〕、出示母親的話,指名讀,評價,再指名讀。
〔2〕、“耽誤”是什么意思?誤了什么呢?
〔3〕、師過渡:不是母親要耽誤你,那是什么緣由呢?你還從母親的話中讀懂了什么?
指名說。(貧寒)
(師:你是怎么讀懂他們家中貧寒呢?引導學生抓住“這幾年年成不好”“只靠”“針線活”“這點錢”進行體會。相機設問:什么是”年成不好”?“年成不好”意味著什么?“這幾年年成不好”又意味著什么?“這點錢”和“這些錢”有什么區別?引導學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