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諾貝爾
(1)出示文字一:1864年6月3日,諾貝爾實驗室在一聲巨響中化為灰燼.諾貝爾的弟弟炸死,父親被炸成殘廢,但諾貝爾毫不氣餒.(為了科學研究,失去了親人.)
(2)出示文字二:在朋友的幫助下,諾貝爾租了一條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馬拉倫湖上搞實驗.經過四個年頭幾百次的失敗,到1867年的秋天,終于制造出能夠安全運輸的固體炸藥——黃色炸藥.(為了科學研究,他不怕寂寞,不怕失敗,潛心鉆研,終于獲得成功.)
(3)出示文字片三:有一次,他在實驗室里親自點燃了導火線,雙眼緊盯著緩緩移動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經接近炸藥了!諾貝爾的心怦怦直跳,但雙眼仍然盯著炸藥不放.轟!巨大的聲震撼著大地,滾滾濃煙從實驗室了涌出來.人們慌忙趕來,齊聲驚呼:"諾貝爾完了!諾貝爾完了!"突然,一個滿身鮮血的中年人沖出濃煙,高舉雙手呼喊著:"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諾貝爾.
提問:這一段具體詳盡地描述了一次試驗性的大,當時人們是怎么說的 而諾貝爾又是如何表現的 從這里你想到了什么 (為了科學研究,連個人的生死都不顧,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多么可貴啊!)
△師小結:諾貝爾靠著這種堅忍不拔的意志,科學嚴謹的態度和永不滿足的精神,使火藥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人類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第8~9小節.
①讀讀課文,說說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為了進一步激勵后人向科學高峰攀登,諾貝爾奉獻出自己的全部財產,這是多么博大的胸懷和無私奉獻精神啊.)
②補充閱讀諾貝爾遺囑,進一步感受他的博大的胸懷和無私奉獻精神.
③教師總結:諾貝爾獎自1901起,每年的12月10日頒發,1968年增設了經濟學獎,1990年增設了地球獎,授予杰出的環境成就獲得者.諾貝爾獎,激勵著眾多的精英豪杰,獻身科學事業,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交流.迄今,多位華裔科學家也獲殊榮.有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榮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讓我們感到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位中國國籍的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
三,質疑.學完了課文,你對諾貝爾發明了炸藥,后來卻被人們用于戰爭,你有什么想法嗎
四,拓展練習.
利用本課提供的材料,為諾貝爾寫一篇一百多字的小傳.
(提示:主要寫諾貝爾的生卒年月,國籍,身份和主要成就,貢獻.要求利用本課提供的材料,字數不超過200字.)
板書:
諾貝爾 炸藥之王
堅忍不拔 博大的胸懷 無私奉獻
[課后反思]
2007/12/13
教學中設計了:學完了課文,你對諾貝爾發明了炸藥,后來卻被人們用于戰爭,你有什么想法嗎 這一問題學生通過討論后回答幾乎沒有切中題旨的,是現代人野蠻不文明嗎 還是諾貝爾壓根兒就不該發明威力強大的炸藥 早在炸藥前的火藥就用于戰爭,如此威力巨大的炸藥能不被用于戰爭嗎……也許對于這樣一個都難于恰到好處地作出回答的問題來說,對于小學生更是難于有自己的想法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