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教學設計
出示:小時候,諾貝爾看到工人們在荒山野嶺用鐵錘砸石頭,他想,為了開通一條鐵路或公路,要付出多么艱苦的勞動啊!要是能夠發(fā)明一種東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開,該有多好!
從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開鑿礦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錘一錘地砸了。
小時候的愿望,終于在他經(jīng)歷了失去了弟弟,父親殘疾,被人控告,無數(shù)次失敗的磨難后,成功了,成功來之不易,但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他并沒有滿足,并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只要他還活著,就要再實驗,科學家的探究精神是永無止境的。
c、諾貝爾為了發(fā)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藥,連續(xù)不斷地加緊實驗。同學們,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這么一次實驗,自己放聲去讀一讀,看看你的耳邊仿佛聽到什么聲音?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了什么畫面?
最讓你震撼的畫面是哪一幅呢?
理解“親自”。(為什么要“親自”點燃?)
這幅畫面中最吸引老師的就是諾貝爾的眼神。句中是怎么描述的呢?(專注、緊張)
引讀:近了!近了!火星已經(jīng)接近炸藥了!
他離什么近了?(成功)
萬一失敗,他離什么近了?(死亡)再讀。
指名反復讀“近了”一句。
千鈞一發(fā)的時刻,諾貝爾在干什么?讀讀這句話。(“諾貝爾的心怦怦直跳,但雙眼仍然盯著炸藥不放)
在這緊盯的眼神中,我們看不到——,我們能看到的只是——。
這眼神是如此的堅定不移,指名讀,齊讀。
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次實驗很危險?(轟!巨大的爆炸聲,滾滾濃煙,涌出來,滿身鮮血)
他成功了嗎?此時此刻,用一個詞來形容他的心情(欣喜若狂)
諾貝爾為什么這么欣喜若狂呢?是他又有了發(fā)明專利,又能賺錢了嗎?
此時此刻,諾貝爾心里想的是自己受傷了嗎?是自己流血了嗎?是我的試驗室好不好嗎?他的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試驗成功了!在危險和死亡面前,他的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實驗成功了!
同學們,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諾貝爾不顧生命危險如此投入地實驗呢?
讓我們一起有聲有色地讀這兩段,一起感受這驚心動魄的場面。
5、他,就是諾貝爾。出示:他,就是____________的諾貝爾。(請生上黑板板書)
諾貝爾說過這樣一句話。出示:為人類過上更幸福的生活發(fā)揮自己最大的作用。
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6、為了發(fā)明炸藥,諾貝爾投入了他的整個生命。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的仍然不是自己,而是全人類。1896年,諾貝爾在意大利逝世,臨終前,他立下遺囑,孩子們,讓我們捧起書,挺直腰桿,讓我們恭恭敬敬地朗讀諾貝爾留下的臨終遺囑。臨終時——齊讀。
三、明確寫法
同學們,課文只是一個例子,而我們要從課文中學會的是方法。文章描寫的對象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諾貝爾,諾貝爾的事跡很多,作者突出重點、抓典型事例來描寫,選擇了他最偉大的成就來描寫,這其中穿插了描寫人物的多種方法。那我們在以后寫人的時候該怎么寫呢?出示:寫人小竅門
1、選典型的材料。——最能說明人物性格、思想品質(zhì),反映人物心靈的事情。
2、采用多種手法描寫人物。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還有細節(jié)描寫和場面描寫——選擇最能表現(xiàn)突出人物形象的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