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少年王冕(教學預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兩條綠線內的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語言文字的揣摩過程,提高學生理解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孝敬母親和勤奮好學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體會人物內心,感受王冕孝敬長輩、勤奮好學的優秀品質。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將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位古代名人,課前大家一定做了很好的預習,他就是——
1、板書“王冕”。(提示“冕”)
“冕”左右不靠頭。不是“日”字頭,也不是“曰”字頭。它的意思是古代諸侯、天子、卿、大夫等高級官員戴的帽子,后來專指帝王的禮帽。
2、對王冕你知道多少?
背《墨梅》詩
3、介紹王冕。
他是一位成就很高的詩人,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詩;他更是一位成就很高的畫家,尤其以畫梅花著稱,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圖片課件)
(那么他的少年時代是怎樣度過的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了解王冕少年時期的故事吧!)
板書:24、少年王冕
二、檢查預習
1、檢查讀詞(課件出示)。
2、詞義理解
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誤你。這幾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針線活兒掙的錢,實在供不起你讀書。
3、檢查讀文(2、5自然段)。
4、通過課前預習,王冕給你留下了一個怎樣的印象? (板書)
5、預習中是否還存在什么困惑?
三、瀏覽課文,理清層次
1、作者為了向我們介紹少年時期的王冕,主要講述了王冕哪幾個時間段里發生的故事,瀏覽課文,畫出相關表示時間的詞句?
2、交流:
(三個時間段:“眼看三個年頭過去”、“不知不覺三四年過去了”、“到了十七八歲” )
第一部分(1)王冕幼年由于父親早亡,家境貧寒。
第二部分(2~4)王冕體諒母親的艱難,輟學給人家放牛。
第三部分(5~6)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奮發圖強,刻苦學畫,終有所成。
第四部分(7)十七八歲時,王冕每日作畫讀詩,不愁衣食。
四、品讀2—4自然段
(一)學生默讀,思考,圈畫,師巡視輔導,了解學習情況。
(二)全班交流。
1、出示:王冕說:“娘……悶得慌……帶幾本書去讀?”
(1)指名讀,說理解。
(2)王冕是不是不想在學堂讀書了呢?
(3)王冕為什么要這樣說呢?指名說(安慰母親),指名讀,齊讀。
(王冕為什么要這樣安慰母親呢?讓我們去聆聽母親的一番話吧。)
2、出示:一天,母親把他叫到面前,說:“孩子呀,……去放牛。”
(1)“耽誤”是什么意思?誤了什么呢?
(2)不是母親要耽誤你,那是什么緣由呢?你還從母親的話中讀懂了什么? 指名說。(貧寒)
(3)你是怎么讀懂他們家中貧寒呢?
(4)指導朗讀。
(小王冕聽著母親的話,感到母親一天比一天艱難,所以他說——)
(4)生齊讀王冕的話
(5)從母親的話中你除了讀出他們家境貧寒外,還讀懂了什么?
(無奈)
(6)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了母親的無奈?引導學生抓住“實在”“只好”等詞語進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