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3、4單元導學案1
(方法小貼士: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字詞教學是個重要的環節,不可忽視,而理解詞語有換近義詞,查字典理解重點字,聯系上下文等方法。)
5、讀這三個故事,讀準,讀通,讀順。
【知識鏈接】
寓言,是通過一個小故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往往帶有諷刺和勸誡的性質。《伊索寓言》膾炙人口,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說理深邃,詼諧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譽。我們以前學過的《龜兔賽跑》、《誰的本領大》、《狼和小羊》等故事都選自《伊索寓言》。
【預習反饋】
1、小組內交流難讀難寫的詞,并選派同學上黑板板書并講解。
2、小組交流較難理解的詞語意思。
3、小組互讀課文,檢查讀書,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讀給全班聽。
【質疑探究】
默讀故事《狐貍和葡萄》,思考這些葡萄究竟酸不酸?好吃不好吃?為什么狐貍說“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1、結合課文插圖,葡萄長勢怎樣,從書中找出有關語句來說明。
2、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狐貍非常想吃葡萄?練讀。
3、討論:狐貍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夠葡萄?結果如何?你覺得狐貍是個什么樣的人?
(學習建議:要學會補充文章的空白,并由補充的內容深刻體會人物的特點。)
4、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當堂檢測】
1、聽寫生詞。
2、把句子寫完整。
(1)看著那幾串成熟的葡萄,狐貍饞得
(2)狼真的來了,牧童嚇得
(3)秋天來了,天空藍得
(4)家鄉有一條小河,河水清得
(5)聽了蟬的話,狐貍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