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3、4單元導學案1
2、查成語字典,理解成語中重點字的意思,再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濫竽充數”“畫龍點睛”的意思。
3、學會用“總是”、“不要……而要……”造句。
4、嘗試背誦《畫龍點睛》。
5、了解《濫竽充數》兩種比喻意,并會用這兩種意思造句。
作業評價:(業面: 業績:
高郵市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導學案編寫:吳慧 審閱:胡恒香
成語故事》(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背誦《畫龍點睛》。
2、學習故事《濫竽充數》《畫龍點睛》,并能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故事包含的意思。
3、會用“總是”、“不要……而要……”造句。
【預習反饋】
1、通過查字典預習,我理解了“濫”的意思是
,“竽”的意思是 ,本課中“濫竽”的意思是 ,“睛”的意思是 。
(方法小貼士:理解詞語可以先理解重點字進而再理解這個詞。)
2、大組交流預習時認為較難理解的地方。
【合作探究】
一、讀《濫竽充數》,說說齊宣王和齊泯王喜歡吹竽的不同之處,在書中畫下來。
1、“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總是叫許多人一齊吹給他聽!
(1)注意加點詞“總是”,出示一組句子,讀一讀。
(比較句子有什么不同?突出“總是”的重要性,用“總是”說一句話。)
(2)南郭先生如何表現的?
“每當演奏時,他就鼓著腮幫,裝出會吹的樣子,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的俸祿。”讀這句話時要讀出怎樣的語氣?試著讀讀看。
2、“可是他不要許多人一齊吹,而要一個一個地單獨吹!斌w會關聯詞“不要……而要……”的選擇關系,并練習造句。練讀。
3、南郭先生從“混”到“逃”的經歷,給你什么啟示?
4、“濫竽充數”有兩種比喻意,你能分別用這兩種比喻意造句嗎?
(溫馨提示:有的成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下有不同的意思,我們要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成語的意思,并能在不同的場合中運用。)
二、讀《畫龍點睛》,比較點睛前后龍的不同形態,劃出有關句子。
1、品讀點睛前后龍變化的句子,體會張僧繇點睛之筆的神奇。指導朗讀。
2、想像、討論“游客看到點睛之后的龍騰空飛去,會說什么?”指導朗讀。
3、嘗試背誦故事《畫龍點睛》。
三、聯系生活實際經驗,說說成語的含義。
【當堂檢測】
1、學了《自相矛盾》后,我懂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