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五、鞏固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 學 過 程 (第2課時) 第二課時 一、回顧美景、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回憶草原自然風光,今天讓我們接著走進草原,繼續我們的草原之旅。
二、朗讀理解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你又看到了什么?
2、行車在草原上所見到的景象、蒙古人民騎馬幾十里歡迎遠到而來的我們的情景。
3、請同學找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中評議:看到這樣的場面你有何感想呢?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
4、交流感受,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讀中體會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記號。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課文片段進行理解體會:
⑴ 主客見面時那真摯的感情,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用“ ”線標出、交流:
引導學生從詞句中體會。(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兩個“再”。“總是熱乎乎地握著”中的“總是”,“人很多,都是從幾十里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中的“很多……都是……”體會到主客雙方的感情熱烈、深厚。)
⑵ 自由讀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把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們聽。
找學生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想象畫面。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有什么樣的感受,你有什么話要說,你又會做些什么呢?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體驗。、
⑶ 學習第五段:齊讀最后一段,說說你對“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理解。
四、總結感悟
1、總結全文談談你的感受。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表現了民族團結的精神。
2、齊唱《愛我中華》。 五、練筆拓展 同學們,草原真的是美極了。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本文描寫的是老舍先生幾十年前去訪問內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樣的呢?請你展開豐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 板書設計: 草 原 初到草原──草原的景色動人 受到歡迎──由寂靜變熱鬧 熱情相見──氣氛熱烈 盛情款待──食品豐富,有歌有舞 愉快聯歡──載歌載舞,不忍離別 總第 3 課時
課 題 2、絲綢之路
教學目標 1、認識“矗凹”等七個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說出這條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原因,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讓學生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會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從網上查閱關于絲綢之路的其他知識,能用簡潔的話介紹,從而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 絲綢之路的價值。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絲綢之路”地圖。 2、學生準備:搜集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教 學 過 程 (第 1 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