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1~5的認識和加減法》分析與教案
減法地鞏固練習在練習中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含義,熟練5以內的口算減法。并能正確書寫。1課時 口算加、減法練習課在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并能運用數的組成的方式熟練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1課時 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1、初步知道0的含義,會讀、寫數字0。2、掌握得數是0的加、減計算。3、培養抽象概括能力。1課時 0的加、減法練習課在練習中熟練掌握得數是0的和有關0的加、減計算。1課時 綜合練習課在練習中熟練掌握5以內的加減運算。1課時 13單元檢測通過檢測查漏補缺。1課時 13單元評析在試卷的評析中反思第1~3單元的教與學的成效與存在的問題。1課時八、各課時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認識1~5》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認識1~5,會用1~5這5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2、知道1~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讀、寫1~5。
3、培養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預計教學時間: 1 節
三、教學重難點
知道1~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讀、寫1~5。
四、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你喜歡去動物園嗎?你喜歡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嗎?育才小學一年級(1)班的同學也去野生動物園參觀了。小朋友們可開心啦!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他們看到了那些小動物吧。
(二)看圖認數、讀數,從現實中抽象出數
1、教師:找找動物園里有哪些動物?他們的數量各是多少?(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有意識引導學生按不同事物類型分類數書,有序觀察。)
2、學生匯報,教師一邊貼圖片和相應的數字卡片)
2、教師:圖中還有什么?他們的數量各是多少?
3、教師:同學們說的很好!像同學們說的一樣,生活中許多事物的個數都可以用數來表示,比如太陽的各種個數可以用1表示,2頭犀牛可以用2表示,2棵小樹也可以用2表示。你會想老師這樣說嗎?
4、認讀1~5,同時讓學生找出自己相應的數字卡片擺在桌子上。
(三)反饋實踐
1、教師說一個數字,學生用小棒表示。你還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這個數嗎?
2、老師拿出3個蘋果,你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和老師同樣多的蘋果數嗎?
從抽象的數中再回到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表學具進一步體會數的基本含義,在操作與實踐中逐步形成數的該奶奶,發展數感。
(四)感知數的順序
1、逐次感知1~5的順序
教師示范,學生跟著擺。
先擺1個圓片,再擺1個圓片,是幾個?這個2匙怎么來的?
再擺一個,是幾個?
……
依次感知3、4、5的來源。
2、整體感知
(1)出示點子圖,請你給它排排隊。
請兩名學生上講臺擺,其他學生在下面擺。
(2)擺好后,提問:5的前面一個數是幾?3的前面一個數是幾?后面一個數是幾?
然后同坐相互問答。
(3)從1數到5,在從5倒數到1。
借助點子圖容納給學會算能夠整體感知數與數之間的橫向關系。
(五)開放性活動
1、聯系生活,說說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四人小組小朋友說說。
2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數量可以用1、2、3、4、5來表示。
3、游戲:
(1)這個數在2的后面,可能是幾?還可能是幾?
(2)這個數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幾?
(3)這個數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幾?還有可能是其他的數字嗎?為什么?
(六)認一認,寫一寫
師生共同概括出1~5的形狀特征,指導學生練習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