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立體圖形教學片斷實錄
(1)、導入教學內容,初步感知物體形狀。師:今天老師從家里面找來了好多的東西(出示一個箱子)。我已經把它們裝在了箱子里,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生:想!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
(教師依次出示實物,由學生來說一說物體的名稱,然后擺放在講臺上。)
生:(依次回答)茶葉罐、火柴盒、籃球、沒削過的鉛筆1支、玻璃球、書、磁帶盒、可樂罐、皮鞋箱子、魔方、象棋、21金維他的盒子、彈力球、葡萄糖酸鈣的盒子。
師:這么多的物品,請你仔細的觀察一下,它們長得怎么樣?自己輕輕地說一說。然后由四人小組的組長負責交流一下,哪些物體的形狀是相同的,可以放在一起。要給出你們一組的意見來。
(每人思考后,全班分6組進行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師:我請第1學習小組的小朋友上來,把這些物體按照它們的形狀不同分開放一放。其他小組要注意看,有什么不同的意見要及時地提出來。
(第1小組操作:把茶葉罐、可樂罐放在了一起;把火柴盒、魔方、書、21金維它的盒子、葡萄糖酸鈣的盒子、皮鞋箱子放在了一起;把籃球、玻璃球、彈力球放在了一起。這時,那個象棋、鉛筆、磁帶盒沒動。)
師:趕快來幫幫忙!把這三樣東西放放好。
(這時,學習3組的組長上來了,她是這樣操作的:把鉛筆放在了茶葉罐的這一組;把磁帶盒放在了火柴盒的這一組。可是那個象棋還是沒有動。)
師:(指著這個象棋問)你瞧,這個象棋多孤獨呀!難道它沒有形狀相同的好朋友嗎?
(學生又來注意這個象棋。這時學習1組的一位小朋友把它拿到了籃球的這一組。)
師:你們有意見嗎?都認為這個象棋和籃球它們是好朋友嗎?
(有的學生說:是的。有的學生沒什么反應,可能是心里沒什么把握。)
師:(在得到這些反饋后,我也不表態)那我們就暫時讓象棋和球在一起吧!
師:(環顧教室一周)你們對上面的分法還有意見嗎?
(有的說:沒有了。有的還是沒反應。)
師:那好,今天我們的學習任務就是要討論一下這些物體的形狀和特征。和老師一起來探究一下,描述一下這些物體分別是什么樣的。(板書:物體的形狀)
(學習1組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上。)
(2)、探究新知。
師:請大家再來想一想,你們為什么這樣分,每一組的物體有什么特征。你能用自己的話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嗎?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參與個別組的討論。)
師:老師最喜歡聽小朋友發表意見了!誰愿意先來匯報一下。
生1:我發現這一組是長長的、方方的,跟我帶來的盒子是一樣的。
生2:我看到了有的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的
生3:有的面是正方形的也有。
師:你們都說得非常好!還能不能說說其它幾組呢?
生4:那一組兩頭是圓圓的、直直的,像圓圓的棍子。
生5:這些球圓圓的,而且剛才在分的時候放不穩,會滾過去的。
師:真是說得太好了!現在我們一起再來看看象棋吧!(教師把象棋舉起來)請大家觀察一下它的上下兩個面是什么形狀的?(教師有意識地摸一摸。)
生:圓圓的。
師:對。再來看看這兩個面的大小一樣嗎?
生:一樣的。
師:那你們看它是不是也是圓圓的、直直的,而且還會滾。(教師隨手進行演示。)
生:噢!
(有幾個小朋友已經著急地說:錯了,錯了。應該把象棋放在茶葉罐的這一組。)
師:經過進一步的觀察,大家又有了新的發現。這個象棋的形狀其實和這些罐子的形狀是一樣的,只不過它沒有那么高。大家一開始把它給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