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立體圖形教學片斷實錄
師:我們再來看火柴盒子這一組,雖然它們都像你們所說的長長的,方方的,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在這些物體當中有一個物體是與眾不同,最特別的,大家趕快來找一找。
(生觀察討論)
師:有結果了嗎?誰已經發現了?
生1:皮鞋箱子。
生2:魔方。
師:現在有兩種意見 ,那你們說說自己的理由吧!
生1:因為皮鞋箱子很大。
生2:因為魔方它好像是四四方方的,我看到了它的面是正方形。
師:好,大家來看這個皮鞋箱子的幾個面。(教師指著上下、前后、左右六個面)是什么形狀?
生:長方形。
師:那21金維他盒子的這些面(教師依次轉動盒子,把各個面向學生展示一下,讓他們看看。)
生:2個是正方形的,4個是長方形的。
師:其它的幾個物體的面呢?
(生七嘴八舌的說:長方形的。)
師:那這個魔方呢?你們看的確所有的面都是四四方方的,而且都一樣大。現在你們認為哪一種意見是正確的呢?
生:(異口同聲)魔方。
(教師把魔方另外放好。)
師:剛才這位小朋友真棒!接下來老師希望小朋友做得更棒!
(教師指著這不同的四組,分別來揭示圖形的名稱。)
師:我們把這些形狀是長長的、方方的物體給起個名字叫長方體。你們也可以來試一試。看看和老師取得一樣嗎?
(生在下面試著說了幾個:圓體、皮球、球體、方體。教師把各種圖形的圖片在黑板上貼出來。并板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一遍。)
師:現在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們的形狀,你能記住它們嗎?
(生閉上眼睛,教師依次報出圖形的名稱。)
師:你記住了嗎?下面老師要來考考你。請大家聽口令在學具盒里找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教師報圖形名稱,學生找到相應的圖形模型并舉起來。)
師:小朋友都有一雙靈巧的手,只有你勤動手,勤動腦,就能發現好多新的知識。請你們把手中的學具推一推、滾一滾、看看你會發現什么?最后搭一搭,看哪一組搭得最棒!
(在不斷地操作、交流中得出:長方體、正方體不會滾,只能推動它。球和圓柱會滾。)
師:大家可以走動一下,去看看別的小組都搭了些什么?互相學習一下。
(有搭了高樓的,椅子的,路燈的,塔的,船的······)
師:大家干得很棒!要繼續努力呀!下面請各學習小組把從家里帶來的物品拿出來任意地擺放在桌子上。蒙上一個小朋友的眼睛讓他摸一摸,看他能摸對你們所說形狀的物體嗎?然后你們把這些物體按形狀分一分,等一下老師會來檢查你們的學習成果的。
(生操作,教師巡視。對各小組出現的情況給予及時的評議。)
(3)鞏固練習。(略)
五、教學反思。
這節課與已往“填鴨式”的教學相比,我認為教學理念在不斷更新,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在這節課中,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增長了一定的本領,體現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1、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選取合適的探究內容。
《標準》指出“空間和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幾何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其轉化,它是人們更好地認識、描述生活空間,并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一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這個內容,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的。而立體圖形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可以看到,接觸到,所以在學習之前學生是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這節課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從他們的身邊去尋找學習的材料,所選的材料盡量是大多數學生所熟悉的物體,所喜歡的物體,這樣才有利于學生進行觀察、討論和描述。同時也體現了《標準》中所指的“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