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立體圖形教學片斷實錄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設一個個的學習機會。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能始終為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學習氛圍。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就比較放得開,就敢于描述,敢于動手,敢于交流,參與探究的積極性更高了。因此,在課堂上我盡量采用了兒童化的語言,鼓勵性的語句,交流的目光與學生拉近距離。在教學中我能面向全體,重視發展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體驗、探索放在首位。為他們創設了一個又一個的學習機會,如:說一說、分一分、滾一滾、推一推、搭一搭、摸一摸。通過這些活動讓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去探索新知,去合作交流,充分感知各種圖形的特征,從而獲得新知。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3、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培養他們的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地照顧到班上所有的學生。在一節課中爭取讓班上每一位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動手的機會,給他們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如: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觀察力、判斷力、創造力和想象力等。體現了“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4、練習設計體現了數學的應用性。
在練習鞏固中,我讓學生緊密結合生活實際來列舉生活中又哪些物體的形狀分別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讓他們用以學的知識來描述自己所處的生活空間。另外,我還設計了一個課外調查作業:當一個小小偵察兵。回家去偵察一下自己家中的物體形狀是怎么樣的?并請父母幫忙把你所發現的相同的物體作為一組記錄下來,第二天帶到學校和老師、同學一起分享學習的成果。通過我會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來體驗成功的喜悅。也體現了“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讓所學得知識服務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