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內的減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0頁的例題、“試一試”,第41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教材將減法的初步認識和5以內的減法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從一個數里“去掉”一些用減法計算,并計算出結果。例題和“試一試”是與加法相對應的減法計算。“想想做做”讓學生說一說,擺一擺,再計算。學生之間通過交流自己的想法,體驗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真正體會減法算式的含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材在“想想做做”中還安排了學生之間的合作練習,通過學生喜愛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鞏固了5以內的加、減法。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理解減法的含義,理解和學會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初步認識減法,理解減法的含義。
2在觀察、操作實踐活動中,體驗問題情境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掌握5以內減法的計算。
3發展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初步學習用減法計算解決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演示:出示3個彩色氣球,讓一名學生上來,演示放走1個,手中還剩2個。
2小朋友,你能把剛才演示的過程說一說嗎?
3提問:放走的1個是從幾個里面放走的?現在他手中還剩幾個?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計算嗎?
4引出課題。
[評:通過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導入新課,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二、體會情境,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初步認識減法和計算方法。
出示情境圖。“護花小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兩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
學生說出圖意:有5個同學在澆花,走掉2個后,還剩幾個?
根據圖意,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5-2=3。
指導學生認識減號及算式的讀法,并讓學生說說算式各部分在圖中表示的意思。分小組討論:為什么用減法計算?5-2=3是怎樣算出來的?
交流匯報各組的想法。
小結:剛才各組的想法棒極了。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5個同學澆花,走掉2個,就是要從幾個里面去掉幾呢?從一個數里“去掉”一些,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算出得數呢?
2 “試一試”。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獨立觀察圖意,提出問題,在書上填寫算式。(學生可能列出3-2=1或3-1=2)
學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匯報:你是怎樣想的,為什么這樣列式?
[評:新課部分設計了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的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每個學生都有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體現了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讓學生在交流中分發揮想像力,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意識。]
三、鞏固深化,應用新知
1 “想想做做”第1題。
指導學生看圖,讓學生說一說每幅圖的意思后填寫算式。
同桌之間交流自己的想法。
2 “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看算式,先用小棒擺一擺,再計算。
學生獨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 “想想做做”第4題。
先分小組說說圖意,
根據圖意提出問題,填好算式,計算出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