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3
課題:6、5、4、3、2加幾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0~91頁。
教學目的:在學生對進位加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自己計算來掌握6、5、4、3、2加幾這部分內容的。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水果圖、數字卡片、表格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出示掛圖,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二、 探索新知
1、 教學例題,觀察圖意。
2、 指導學生列出算式。要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可以拆8湊成10或拆5湊10,也可以想8+5的得數寫出5+8的得數。
注意:鼓勵算法多樣化是指班內的學生算法多樣,不是每名學生都會用不同的幾種方法算同一道題。
3、 學生嘗試做“試一試”。
學生可以分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 鞏固應用
1、 做“想想做做”第一、二題。
可以通過對比,引導學生利用學過的算式來計算。
2、 想想做做的第3題。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這些題目。
3、 想想做做的4、5、6、7題。
采用一些新的形式來練習這些題目。
第6題先讓學生在括號里填數,再說說題意,培養學生收集、表述信息的能力,根據要解決的問題列式計算。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會統計的一些方法。
第7題可以組織學生比一比,看誰能算對,幫助小朋友順利回家。
四、 課堂總結
課題:十幾減6、5、4、3、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2~93頁。
教學目的:在學生對退位減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自己計算來掌握這部分內容的。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數字卡片、表格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揭示課題)
二、 探索新知。
1、 教學例題。出示掛圖,讓學生理解圖意,列出算式。
教學時,要讓學生選擇算法自己計算。然后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算法,再在班內交流。要讓學生體會到不同的算法,更要讓學生體會到哪種算法既算的快又適合自己使用,引導學生優化自己的算法,但要注意,說某種算法最好,不是由老師說了算,而是讓學生在親身感受、體驗的基礎上,自覺地去進行比較和選擇。優化算法仍然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倡導算法多樣化。
2、 教學“試一試”。
讓學生自己算一算,再組織學生與同伴交流,在成功計算的過程中,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 鞏固新知。
1、 做“想想做做”的第1題和第2題。
在做第1、2題時可以讓學生感受相應算式間的聯系,以利于學好減法計算。
2、 做“想想做做”的第3、4、5、6題。
學生分組練習,讓學生分別把各組題算一算、比一比,說說自己有什么發現。可以組織游戲,或者用線連一連等。
第6題可以讓學生看看填好后的統計表,說說從表中能知道些什么,還可以想到什么。
四、 課堂總結。
課題:練習八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4頁。
教學目的: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方法,達到能正確計算的要求。
教學課時:1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