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3
四、 自主探索,判斷大約幾時
1、 認識了整時數,再來認識一下大約幾時。了解怎樣的情況為大約幾時。分針和時針各為怎樣。
2、 電腦演示大約幾時的練習。
五、 寓練于樂,寓練于生活
1、 講故事。(滲透時間概念)
2、 提問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時間。
3、 觀察土,了解圖意。
4、 你還有什么問題?
六、 總結拓展,體驗創造的樂趣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本領?請你設計一個鐘表,送給時間老人。
課題:9加幾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8~79頁。
教學目的:使學生從實際情境里理解計算20以內進位加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棒、小黑板、數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出示掛圖)
二、 教授新知
1、 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實際情況,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2、 教學時,可用圖片代替桃來進行操作,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己想想怎樣算出一共是多少,說出是怎樣算的。
對“湊十法”可以適當引導、啟發:怎樣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是十幾?讓學生先想到湊滿十。
對本題的教學,既要體現算法多樣化,又要適當突出和提倡使用“湊十法”。
三、 實際操作
1、 試一試的教學。
2、 想想做做的教學。(1~5題)
四、 知識總結
五、 能力檢測
9+4 9+3 9+8 9+7
9+6 9+9 9+5 9+2
課題:十幾減幾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0~81頁。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從實際情境里理解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并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9。
2、 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 使學生在獨立的基礎上加強與同學的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樹立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棒、數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二、 復習鋪墊
口算練習。
9+7= 9+4= 9+8= 9+5=
9+( )=11 9+( )=12 9+( )=15 9+( )=18
三、 加強操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1、 創設情境,引出例題。(出示掛圖)
2、 加強操作、理解算理。
(1) 學生獨立操作,邊操作邊說。
(2) 組內交流。
(3) 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演示拿桃子的過程,并出示相應的計算過程。
四、 自選算法,交流體會
1、“試一試”:12 – 9 =( ) 16 – 9 = ( )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做。能算的小朋友嘗試做,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擺一擺,再算。做好后,任選一題跟好朋友交流算法。接著班內交流。(自己喜歡用什么方法做就用什么方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