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蘇教版)
小組活動結束后評出優勝組,獎勵“合作星”。
提問:誰來把自己猜數、數數的結果告訴大家?(教師在表中板書粒數)你覺得自己估計得怎么樣?
(3)講述:從這張表上我們可以看出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數都要比抓一把糖的粒數多,這是為什么呢?請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小結:因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糖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數就要比一把糖的粒數多一些。同學們抓一把花生米大概在30粒左右。
(4)講述:如果請同學們抓一把黃豆,你覺得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數多還是少?(指名說)你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粒?(組長記錄)估計好了以后抓一把黃豆數一數,數的結果也請組長記錄下來。
小組活動結束后評出優勝組,獎勵“合作星”。
提問:誰來把自己猜數、數數的結果告訴大家。(教師在表中板書粒數)你覺得自己估計得怎么樣?
(5)看表比較:一把黃豆的粒數確實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數要多,可見你們的預測是正確的,這是為什么呢?
講述:因為一粒黃豆比一粒花生米小得多,所以在估計的時候就應該想到一把黃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數要多一些,這樣估計出的結果就會和實際結果比較接近。同學們抓一把黃豆大約在60粒左右。
3、觀察表格中的數據討論。
(1)小朋友緊緊地抓一把糖大約可以抓多少?花生米呢?黃豆呢?
(2)看看上面的圖再看看表格中的數對照一下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小結:同樣的手去抓不同的東西,東西越大,抓的個數就越少,東西越小,抓的個數就越大。要使猜得與實際比較接近,得仔細觀察,多多思考。
(3)如果要抓一把大米,你覺得應該比黃豆多還是少?為什么?如果抓一把棗子呢?
4、其實剛才同學們的“猜”就是估計,這是一項本領,不光抓花生、抓黃豆、抓大米的時候要用到估計,平時學習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估計。
三、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的開心嗎?你學會了什么呢?
四、數一數
(1)快下課了,美麗的校園在召喚我們,你看已經有小朋友走向了校園數數了!(看課件)
(2)看來,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校園里,你還能數出哪些物體的個數呢?
(3) 小組同學商量一下:你們準備去數什么?
(4) 活動延伸:讓我們一起走出課堂,去數一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