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教案(蘇教版)
你會比較這些數的大小嗎?出示:32○38 67○60
小結:比較兩個兩位數的大小,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就要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比較大的那個數就大。
比較她們的大小:100○70 91○100
小結:100比任何一個兩位數都大,任何一個兩位數都比100小。(三位數比兩位數大)
三、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看著計數器把數先填出來,然后再比較數的大小。指名匯報。
2、“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學生互相檢查。
3、“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我們再來看看,玉米又給同學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你們能回答嗎?
你能說一說六十幾有哪些數?(按順序說一說)這些數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題。
(1)什么是兩位數?(占了兩個數位的數)
(2)請你寫出三個個位上都是6的兩位數,并比一比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3)指導學生用□>□>□或□<□<□來連接。
(4)請你寫出三個十位上都是6的兩位數,并比較它們的大小,用大于號或小于號來連接這兩個數。
5、“想想做做”第5題。
獨立填寫后,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6.游戲(排路隊)。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還想寫數嗎?
(2)排路隊:出示路隊旗(旗上分別寫著:“比30大而比60小的數”、“比30小的數”、“比60大的數”)。剛才自己寫的數到前面來排隊,然后排著整齊的路隊下課。
四、全課總結
小朋友們,今天你又學會了什么新的本領?你是怎樣比較數的大小的。
7、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3-34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感知100以內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2、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估計意識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與同學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 “多得多”“少得多”這些詞語的含義,并能正確運用到語言情境中去。
教學準備:配套光盤。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課件展示)瞧,這是什么?(智慧星)這些漂亮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貓比賽時做的,你們想知道比賽結果嗎?小猴說:“我做了34個。”小貓說:“我做了38個。”聽了對話,你能知道什么?
二、喚醒經驗,學習新知
1.學習“多一些、少一些”
(1)你怎么看出小貓贏了?小貓做的比小猴多很多嗎?
(2)教師小結出示:小貓比小猴做的多一些。(板書)
(3)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4)交流:小猴做的比小貓少一些。(板書)
2.學習“多得多、少得多”。
(1)(課件上又出現一只小狗)哦,參加比賽的還有這只小狗呢,小狗做了多少個?(10個)
(2)你覺得小狗做的和小猴比怎么樣?
(3)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小結為:小狗做的比小猴少得多。(板書)
(4)那小猴和小狗比呢?(板書)
三、練習交流,鞏固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
審題。指導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