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路》教學雜談
【上海市青浦區華新中心小學 楊益蘭】課文朗讀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用普通話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這個要求,學生可以通過反復的朗讀課文達到它,但是要讓學生有感情的去朗讀,這就要我們老師在教學設計上多下點功夫。因為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自身情感體驗、知識結構不足,很難正確地把握文章的感情色彩,更談不上將課文的感情色彩通過朗讀表現出來了。教師在指導朗讀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創設情景,將課文內容形象逼真的再現出來,通過教師感染性的言語,使得學生身臨其境。只有學生化為文中角色,才可能繪聲繪色地把課文表現出來。
例如,在指導《美麗的小路》朗讀時,為了讓學體會到小動物們在看到美麗的小路和骯臟的小路時不同的心理狀態,并能通過朗讀把這些心理狀態表現出來。我在教學課件中分別出示了兩種不同的小路,一條是美麗的小路,另一條是骯臟的小路。并讓學生說一說:當你走在這兩條小路上時,你會怎么想?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通過觀察,言語的表述,學生的心里自然會有一些領悟,這就不難將課文的感情色彩表現出來。
【甘肅省蘭州市秦安縣教育體育局電教館 楊德科】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平等交流,主動引導,給學生搭建參與探究,展示成功體驗的平臺。學生是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主體。在課堂中我們要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體驗,自己去品味,從而獲得情感上的認同。讓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溝通都活躍起來,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可自主探究獲得的知識不包辦代替,也不強說硬灌,應給學生提供積極參與和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當學生有了探究的目標和方向,對學習也會產生求知的欲望和興趣進行積極的自主學習。而學生發表交流自己探究合作學習結果的過程,也是對學生學習效果、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的肯定,鼓勵與贊許。
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路》時讓學生演一演(表演鹿先生和兔姑娘在小路美與不美時的表現),想一想(想像現實中的小路與美麗的小路的不同),畫一畫(畫自己心目中美麗的小路),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體現獲得成功時的喜悅。
【江蘇省連云港市石橋二小 徐 浩】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走進新課程·立足教材,贊賞學生,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全面展開,給我國基礎教育帶來了又一個春天,語文作為基礎課程之一,在教學上也應探討如何走進新課程。
立足教材,贊賞學生,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語文教學應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同時全方位的的與學生、家庭、社會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使課堂教學更富有趣味性、知識性。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能力,培養他們收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一是口語交際訓練要鼓勵每位學生大膽去說,對有生理缺陷的學生哪怕有一點點進步,也要給予贊賞。同時可組織學生通過開展辯論、演講、故事會等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點,指導學生講普通話的一些技巧,教他們講比較標準的普通話,提高普通話的說話交際能力。
二是補充的課文知識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為學生創造自主討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