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課文教學)教案(二)
2、學生嘗試背誦。同桌互背。指名分自然段背誦。
四、教學本課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2、口頭擴詞,讀詞語。
3、交流識記方法。
(1)分析結構。
左右結構的字:好 村
上下結構的字:全
獨體字:生 友 心
(2) 同桌之間交流識記方法,比比誰的方法最簡便、記得牢。
好:“女’’字作偏旁,一橫不出頭。(認識新筆畫“撇點”。)
村:左窄右寬,“木”字作偏旁,一捺改一點。
全:上大下小,“王”字在“人”字頭下面。上面撇捺要分開舒展。
心:認識新筆畫“臥鉤”。
4、去音節抽認讀。開火車讀。
5、指導書寫。逐個觀察漢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按筆順描紅。教師講解并板書。學生臨摩書寫。
板書設計:
秋姑娘
課后反思:
看菊花
教材分析:
本課講星期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看菊花的事。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讀背課文和識字寫字。要認識的1種筆畫。插圖描繪了五顏六色繁榮菊花迎著寒風開放的樣子以及“我”跟爸爸媽媽看菊花的情景。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第二自然段。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們喜愛菊花,不僅是因為菊花好看,更是因為它不怕寒冷。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人們喜愛菊花,不僅是因為菊花好看,更是因為菊花不怕寒冷。
教學構想:
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及認知規律,從猜謎人手,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為了體現這一指導思想,在本課教學中教師應努力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看菊花》,書寫部分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我們來欣賞一種花,什么花呢?小朋友們先來猜一個謎語。
瓣兒紅,瓣兒黃,斗狂風,戰嚴霜,秋風一起撲鼻香。
誰猜l:l:i來了?(指名回答。板書:菊花。指名讀。齊讀。)
2.(出示書上的第一幅i圖。)今天我們要跟隨小作者和她的爸爸媽媽去公園看菊花。(在菊花前面補寫:看。)(出示卡片:公園。)
指名讀:看菊花、公園。
3.看圖學習部分生字詞。
(1)公園里的菊花好看嗎?(出示書上的第二、三幅圖。)能看著圖把眼前看到的菊花說一說嗎?(隨機在相應的顏色處貼生字卡片:黃的,白的,淡綠的,紫紅的。)
①小朋友們,瞧,這些菊花的顏色真漂亮。能看著圖把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讀準確嗎?注意讀好輕聲。(學生練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