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課文教學)教案(四)
1、自由練說。
2、學生自己背誦第二自然段。
3、指名背誦第二自然段。
4、齊背第二自然段。
三、教學生字“先、日、長”。
1、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
2、指導寫字。
(1)教師范寫,重點講述。
先:上下結構。第三筆豎下不出頭。下面是“兒”,不是“幾”。 …
占:先里頭后封口,字形稍長。第一筆豎稍長。第二筆是橫折鉤。
長:獨體字。第三筆豎提,直通而下。最后一筆捺在右上方。
(2)學生描紅,要求做到筆筆到位。教師巡視。
作業設計:
把懷素寫字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懷素寫字
課后反思:
小河與青草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則寓言,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學生可以從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生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習和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10個二類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中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重、難點:學會本課6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課文寓意,教育學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構想:
教學中,教師只需重點指導第一次對話,幫助學生理解小河與青草的密切關系。第二次對話就由扶到放,讓學生通過自學來理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另外,由于課文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在教學時,教師可安排兩次拓展練習,給學生以想像的空間,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第一次是以其他人的身份學著小河來贊美一下小草,理解由于小草的作用,才會有如此清澈的河水。第二次是想像一下如果小河和小草都很驕傲,那又會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從而感知自然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的哲理。
教學準備:錄音、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讀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看圖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圖,小朋友們,你們看圖上畫了些什么?你們最喜歡什么?
2、圖上的小河和小草的確很可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河與青草的故事。
3、揭示課題:小河與青草。(指導讀準生詞“青草”。注意后鼻音與平舌音。)
二、初步指導。
1、自由讀課文。
(1)要求讀通句子,不丟字,不加字。
(2)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卡片。)指名讀,并注意正音。
小河邊 感謝 河岸
碧綠碧綠 喜愛 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