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課文教學)教案(四)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學生學習過程:
一、審題,理解題意。
1.指名讀題。
2.弄清本題要求。(一是看圖聽故事,二是練習講故事。)
二、看圖聽故事。
1.談話導人。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那就是——小貓。今天老師要把釣魚的故事給大家聽,不過有個要求,請小朋友們聽故事的時候要做到眼、耳、腦并用。眼要看畫面,耳要聽清老師的講述,腦要想像故事的情境、記住主要角色和主要情節。
2.(多媒體逐幅出示畫面。)教師講故事,學生認真聽。
3.教師再講一遍故事,學生聽完后,大概說說每幅圖的主要意思。
(1)小貓和貓媽媽一起到河邊去釣魚。
(2)蜻蜓飛來了,小貓放下釣魚竿去捉蜻蜓,媽媽釣到了一條大魚。
(3)蝴蝶飛來了,小貓放下釣魚竿又去捉蝴蝶,媽媽又釣到一條大魚。
(4)蜻蜓和蝴蝶又飛來了,小貓接受媽媽的勸告,一心一意釣魚,終于也釣上一條大魚。
4、(顯示第一幅圖)小貓看到蜻蜓飛來了,會想些什么?(先同桌討論,再指名說。)
(顯示第二幅圖。)小貓看到蝴蝶飛來了,又會想些什么?
(顯示第三幅圖。)小貓看到貓媽媽連釣了兩條大魚,會說些什么?貓媽媽又會說些什么?
(顯示第四幅圖。)小貓又看到了蜻蜓和蝴蝶,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5.再聽老師完整地講一遍故事,重點記住小貓是怎么說,怎么想的。
三、練習講故事。
1、教師重點指導練說第一幅圖,要求學生說出時間、地點、人物,再可加上想像,說出人物的心情。(先指名說,再自由練習。)
2.學生用同樣的方法看圖自由練說其余三幅圖,有困難的舉手提問。
3.教師巡視指導,并解決疑難。
4.鼓勵學生把四幅圖連起來說說,并注意中間的銜接。
5.指名講故事。師生評議,指出改進意見。
6.同桌互相講故事,最好最后能加個完美的想像或自己的感受。
7.把故事講給自己的好朋友聽。
8.小組講故事比賽,挑選一名代表上臺講。
9.開個小小故事會,看誰的故事講得最精彩。進行發獎鼓勵。
作業設計:
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鄰居的孩子聽。
板書設計:
小貓釣魚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