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課文教學)教案(四)
3、同桌互讀,討論。
(1)為什么小草要感謝小河呢?
(2)“要不”是什么意思?
4、指導分角色讀第二次對話。
四、指導寫字。
1、記憶字形。(出示卡片:分干。)
2、指導書寫,注意重點。
分:上下結構。上面“八”蓋住“刀”。注意上邊的部件不是“人…‘人”,捺起筆要略高于撇。
干:獨體字。第二筆橫稍長。第三筆豎從第一橫下筆直地豎下來。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五、課堂小結。
1、為什么小河會這么清,小草會那么綠?
2、假如小河是驕傲的小河,小草也是驕傲的小草,那會是什么樣子?
3、正是因為它們的和睦相處,所以——(齊讀第六自然段,突出“更”。)
作業設計:
把課文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板書設計:
小河與青草
課后反思:
練習6
教材分析:本次練習安排了5個板塊。內容包括學用字詞句,說說寫寫,寫好鉛筆字,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是訓練重點。
教學目標:能學著教材中的方法說說自己所知道的姓。能按先中間后兩邊、先里邊后封口的筆順規則練習寫字。引導學生認識自然,教會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書寫訓練。
教學構想:本次練習安排了學用字詞句、寫好鉛筆字和讀讀背背3個板塊的內容。教學第一課時,充分運用教材指導學生觀察圖畫,邊看邊教學知識。可采用師與生、生與生一問一的形式,通過多次交互活動,不但使學生豐富了自己的語言積累,增加了交際能力,同目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寫鉛筆字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重示范、重基礎,進行扎實地訓練。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完成學用字詞句、兒歌。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姓,你能告訴老師你姓什么嗎?(指名回答。)有的姓,別人一聽就明白;有的姓,同音字很多,容易讓人混淆。到底是哪個姓,別人一下子弄不清,我們有時就要想辦法清楚地告訴別人。
二、指導識字。
1.學生自由拼讀兒歌。
2.指名試讀。注意讀準:張章王黃吳胡李呂。
三、理解兒歌。
1.(課件顯示兒歌。)這首兒歌里講了哪些姓?(學生用筆圈出。)
2.哪些姓是音相同的?哪些姓是音相近的? ,
3.這些相同或相近的姓,是用什么方法區別的呢?(指名學生說出可利用字的結構進行區別。)
四、指導朗讀。
1.這首兒歌是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表示的,我們要注意讀好問句和答句。
2.同桌分角色讀。男女對讀。分組讀。
五、拓展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