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級音樂下冊第五課《您好!大自然》教案
學吹豎笛
1.復習音階
2.學吹《請你唱個歌吧》
3.師范奏(高、低聲部)
4.生練習。
第三課時
教材分析: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鈴兒響叮當》,讓我們從中體驗一個文化主題——對大自然的贊美,進一步激發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2.通過歌曲《鈴兒響叮當》的合唱訓練,讓我們從中體驗到和聲的美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3.通過不同版本的《鈴兒響叮當》的欣賞,把握不同的音樂要素所帶來的音樂形象的不同。
4.通過對作品的再創造與實踐進一步加深對音樂文化的理解。
教學重點: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緒生動的演唱來表現它。
教學難點:歌曲的賞析與演唱表現藝術處理的結合統一以及嘗試用不同的音樂要素表現歌曲。
教具準備:歌譜(旋律譜)、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最近幾天的天氣可以說是春光明媚、春風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聲音來模仿一下春風是怎么吹的?用“wu”。
師示范,生跟唱。 4/4 5 - - - | 5 - - - |……
板書:較小起伏的旋律線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連貫、流暢的聲音。]
師:大家還記得冬天的寒風是什么樣子嗎?我們用聲音來模仿。“wu”。
4/4 5 - - - | 5 - - - |……
板書:起伏較大的旋律線。(粗線條)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有力的聲音,并意識到歌唱中的氣息運用。]
師在黑板上畫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線。學生用“lu”來演唱。(強弱對比)
4/4 5 5 5 5 | 5 5 5 5 | ……
板書: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短促、有力、富有彈性的聲音,進一步體會歌唱中氣息的運用,從而找到歌唱中聲音的“高位置”。]
師:剛才我們分別模仿了冬天流動的風和急促的風的聲音,接下來我們來聽一聽兩種風交織在一起是什么效果。
生分聲部練習。
生答:……像在一起歌唱……
[設計意圖:初步體驗合唱的美感。]
師:我們來試一試加入音高和唱詞又是一個什么效果。
2/4
(1)5 - | 5 - | 5 - | 5 - | ……
wu ……
(2)3 3 3 | 3 3 3 | 3 3 3 | 3 3 3 | ……
叮叮 當, 叮叮 當 ,……
(3)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
三聲部學生練習。
[設計意圖:進一步體驗合唱的美感,突破歌曲難點。]
生答:……就像圣誕老人駕著馬車給我們送禮物來了……
師:我剛才聽到了“叮叮當”,這是馬鈴的聲音。大家覺得還缺一個什么聲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