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第一冊全冊教案
注意音樂中還出現什么聲音?
2、 復聽樂曲,這聲音出現了幾次,為小狗的叫聲涂上顏色,或在課本圖中大膽添畫。
3、 鼓勵學生自己分角色,分別扮演男孩或小狗,隨樂曲表演,用動作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三、 小結。
第二課 快樂的一天
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
一、 能注意力集中的聆聽《快樂的一天》,讓學生感受樂曲的情緒,克服歌唱中的毛病,學習以動作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感受。
二、 學唱歌曲《其多列》和《跳繩》,學習用歌聲及動作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三、 知道音有長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教學重點難點:區分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時值的長短。
課時:二 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一、聽音樂《快樂的一天》,感受音樂。
二、學唱歌曲《其多列》。
教學過程:
一、趣味發聲練習。
避免大聲喊叫,糾正學生唱歌時的不良習慣和不正確姿勢。
二、聽音樂《快樂的一天》,感受音樂。
目的:為了培養兒童的音樂感受能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1、引導學生談上學第一天的感受,完整的初聽音樂,要求學生注意傾聽,分辨每一首小曲讓你想到了什么,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曲子由“早上起”、“上學去”、“來學習”、“做游戲”、“靜靜睡”等五首不同情緒的音樂小品組成。
2、復聽時,讓學生自由想象創編動作表現每段音樂的內容,鼓勵學生編創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學唱歌曲《其多列》。
1、以“快樂的一天”為題,啟發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描述上學路上的愉快心情。
說一句話,如:你去 做什 么 ?讓學生隨意編創一句話,節奏自行掌握,時值準確即可
2、x(四分音符)----走 (八分音符)-----跑跑
出示《其多列》歌譜,依次出現二小節。
如:5 3 3 │ 5 3 3 │ 讀為 跑跑 走 │ 跑跑 走 │要求學生讀得準確,拍手讀。
3、簡介哈尼族及哈尼族音樂。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語言----哈尼語。
4、學生用輕松而歡快的聲音演唱,注意要清楚唱好一字一音的歌詞,結尾的“其多列”應唱得更輕柔、親切。
5、小聲吟唱歌詞的方式唱準第二段歌詞。
6、邊唱邊做動作,以動作記歌詞。
三、課后反思: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一、復習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知識,并做相應的練習。
二、表演《跳繩》。
教學過程:
一、趣味發聲練習。
二、復習歌曲《其多列》。
邊唱邊做動作。
三、復習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知識,并做相應的練習。
老師出示多種二小節節奏,學生用跑、走區分。
四、表演《跳繩》。
1、用畫圖形的方式感受長短。紅綢舞紅綢飄動長;乒乓球跳動短。以生活經驗讓學生感知長短,為過渡到音樂中時值長短的感知作鋪墊
2、指導學生把紅綢和乒乓球涂上顏色。以紅綢的線和乒乓球的點,從視覺上感受長與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