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新生嬰兒進行交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有小區的媽 媽和我抱怨,她家的孩子兩個月了,拉屎拉尿還沒有規律,并且也不知道孩子為什么那么容易哭。問我家小小時候的情形。小挺好帶的,才一周大便就有規律了,他會發信號給我呀,一看他不動,瞪著圓圓的眼睛在用力,就知道他要拉便便了,所以幾乎沒有拉身上過。孩子愛哭是很自然的,但是只要知道他是餓了還是尿了不舒服了,對疹下藥之后,就會覺得帶小孩很輕松。我覺得吧,新手爸媽抓不準孩子的規律,不知道孩子為什么哭,可能是和孩子的溝通不夠。一出世,我帶到了四個月大,每天的重心都是他。只要他醒著,我就愛把他放在小床上,和他聊天。有時候拿一個響鈴,有時候拿一本色彩鮮艷的書,逗他,他會很認真的盯著我的眼睛或嘴巴,也知道是在和他聊天,他會很放松,很開心,也十分愿意給予回應。久而久之,從他的眼神,他的一些小動作,我就知道他是想干嘛了。自然而然,就覺得這帶孩子非常容易,一點不累。
上了班之后,外公外婆在這帶了一段時間,我也要求他們天天和他講話,天天讀書給他聽。聽得很認真呢,那時候還開玩笑,一開口不會就帶一口老家話吧(因為外公外婆的普通話不標準哈)。
和孩子溝通很重要,他們的內心世界也很簡單。無非是要吃,要尿,要拉便便,要玩,要了解新事物,要大人多和他說話,愛他……
新生的寶寶,不要以為他口不能言,就啊啊啊地能發點聲音,其實孩子聰明著呢。他們非常希望能和爸爸媽 媽多交流,希望爸爸媽 媽能盡早地懂他們。那爸爸媽 媽們該如何做呢?以下是我的一點小建議:
1、 經常“盯”著自己的寶寶吧。當然這里的盯,一定要用溫柔地充滿愛的眼神看著孩子,孩子也會很神奇地看著這一雙眼睛,從這雙眼睛里感受到那份濃濃地愛。
2、多和寶寶聊天。胎教的時候,估計準媽 媽準爸爸都愛時時刻刻和孩子交流,現在沒有隔著那一層肚皮了,交流就更有意義與作用了。我們用輕快柔和的語調和寶寶聊天,他會很認真的傾聽,時不時給你一個笑臉。交流久了,寶寶對父母的依念越大,和父母的感情越深。
比如,在給新生兒喂奶、洗澡、換尿布時,母親要“告訴”新生兒你現在在做什麼,如“寶寶,我給你喂奶了,你要好好地吃。”、“寶寶,我們現在要洗澡了”、“洗的干干凈凈的,多舒服呀!”、“換換尿布,你就舒服了!”等,當然新生兒不可能聽懂這些話,但這許多聲音產生的刺激可使新生兒很快熟悉媽 媽的聲音,對新生兒的聽覺也是一個刺激,促進聽力發展。
3、多給孩子溫柔的撫摸。溫柔的撫摸會使關愛的暖流通過爸爸媽 媽的手默默地傳遞到孩子的身體、大腦和心里,對嬰兒智力及健康的心理發育起催化作用。
4、周到的日常護理,如按需哺乳等,可以使嬰兒獲得生理上最大限度的滿足,從而保持愉快的情緒。
5、舒適的環境、豐富的營養、充足的睡眠,尤其是母乳喂養,對嬰兒的大腦發育更是極其重要。
其實寶寶的世界真的很簡單,只要爸爸媽 媽用心地去發現去和孩子溝通,就很容易取得寶寶的依賴和反饋,會成一個很好帶的乖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