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天地
思路導航孩提時代是天真爛漫、充滿夢幻的時代,在孩子眼里,世界的一切都富有生命,富有活力,它是那么神秘、那么誘人。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善于創新,就必須善于想象。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更是是發展創新思維,鼓勵個性寫作的重要途徑。作文一旦失去了想象,就會黯然失色,缺乏生機,而豐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氣盎然,光彩奪目。
《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寫作總目標指出: 要促使學生“創造性地思考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展示自己獨立的、有趣味、有創意的思考和表達方式。”還要求“拓寬寫作范圍,為他們易于動筆,展示寫作成果,不斷獲得成功感和審美愉悅感創造有利條件”,“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這些“要求”為小學生習作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想象作文的教學自然成了我們必須探討研究的嶄新課題,讓我們在這片新的天地里共同努力耕耘!
案例引路
(一)基本內容
以四冊課文《坐井觀天》中的青蛙為例,展開豐富的想象,設想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的感受,可是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使青蛙最終又無可奈何地跳入了井口,重新過起了“坐井觀天”的生活。
(二)設計目標
1、通過想象續寫一個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的童話故事。
2、故事要求生動、有趣、合情合理。
(三)設計依據
“想象是詩人的翅膀”,善于想象才能給文章插上動人的翅膀。而童話是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編寫的故事,是打破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局限和羈絆,在理想世界里暢游的一種幻想。因為小學生有好奇的心理特點和愛幻想的天性,所以小學階段是培養想象力的最佳時期。為此,教師采用童話引路的作文訓練是培養學生敢想敢說的創新品質和想象能力,提高習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四)時間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回顧寓言故事《坐井觀天》
師:小朋友們,我們以前學過《坐井觀天》這篇課文,誰還記得講了什么內容?
生:講了一只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天,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生:小鳥告訴青蛙天無邊無際,可是青蛙不相信。
師:對呀,那么如果有一天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他會看到什么呢?
生:青蛙看到天真的很大。
師:青蛙還會看到或聽到什么嗎?
生:看到高高的山、綠綠的樹、清清的河水。
生:看到嶄新的樓房、寬闊的馬路,還有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
生:聽到小鳥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朋友在唱歌。
師:那么青蛙看到、聽到這些景色以后會有什么感想呢?
生:井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啊!
生:井外面的世界多么熱鬧啊!
2、引入主題,展開想象
師:小朋友,你們把外面的世界描繪得這么美好,那如果你是小青蛙,你還想不想回到井底去呢?
生:不想回去!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井底太小了。
生:因為井底又潮濕又陰暗。
生:因為井底太沒趣了。
師:小朋友,你們都認為青蛙不會回井底了,是嗎?
生:是的。
師:那么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碰到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使青蛙最后又跳回了井底,你們能想象到青蛙一定是碰到了怎樣的事情嗎?
生:一件不順心的事情。
生: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生:一件令人氣憤的事情。
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好,下面就請你們大膽展開想象,來編一件能使青蛙重新跳回井底的事情。
3、小組合作,展開想象
1、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分組設想,展開想象。
2、匯報小組合作結果:
甲組: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碰見了被大灰狼追趕的小兔子、被小朋友追打的癩蛤蟆和受了槍傷的小鳥,他覺得外面的世界太危險了,就又跳回了井底。
乙組:青蛙跳出井口以后,想過馬路,卻看見一只因過馬路而被汽車撞傷的小花狗,青蛙嚇得又跳回了井底。
丙組: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看見光禿禿的山坡、填滿沙石的田野和被污染的小溪,覺得井外無處可以安家,于是又跳回了井底。
4、提出要求,編寫故事
師:小朋友,你們的想象都很合理,但這僅僅是對這次續寫故事的思考,或者稱作構思。接下來請小朋友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展開故事內容。要求是:
1)要用事實說話,要用形象表達。
2)故事必須完整,符合生活實際。
學生獨立編寫故事。
5、師生共同點評作文。
附:學生習作A
青蛙跳出井口一看,啊!到處都美麗極了。遠處有一片綠油油的田野,青蛙想:那里可是個捉小蟲子的好地方。青蛙急急忙忙地跳啊跳,沒想到一條寬闊的馬路擋住了他的去路。馬路上,汽車來來往往,非常熱鬧。青蛙急得不知該怎么辦才好。就在這時,一只小花狗出現了,仰著頭,搖著尾巴,驕傲地對青蛙說:“你真是個膽小鬼,就連一條馬路也不敢過,瞧我的吧!”小花狗看看左右沒有汽車就沖了過去,突然,一輛小轎車飛馳而來,正好撞到小花狗身上。頓時,小花狗被撞得頭破血流,倒在地上不住地叫喊。青蛙一見小花狗半死不活的樣子,嚇得趕緊往回跳。“撲通”一聲,青蛙驚慌失措地跳進了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