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 教案
我國西北部和北方的沙漠及沙地
我國主要有8大沙漠,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它們分別是: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新疆,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面積33.76萬平方千米;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準噶爾盆地中部,面積4.88萬平方千米;庫姆達格沙漠,位于新疆南部東端,面積1.95萬平方千米;柴達木沙漠,位于青海柴達木盆地,面積3.49萬平方千米;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內蒙古高原西南,面積4.43萬平方千米;騰格里沙漠,位于內蒙古,面積4.27萬平方千米;烏蘭布和沙漠,位于河套平原西南,面積0.99萬平方千米;庫布齊沙漠,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北部,面積1.86萬平方千米。
我國的4大沙地分別是:渾善達克沙地,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面積2.14萬平方千米;科爾沁沙地,位于西遼河中下游,面積5.06萬平方千米;毛烏素沙地,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面積3.21萬平方千米;呼倫貝爾沙地,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高原,面積近1萬平方千米。
中國今后十年將退耕380多萬公頃
東方網xx年6月22日消息:按照《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要求,今后xx年,我國預計須退耕還林(還草、還湖)380多萬公頃。
近年來,我國的耕地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1997~xx年,年均建設占用耕地18.4萬公頃,與1991~1996年的年均30萬公頃相比,下降了37%。但國土資源部部長田鳳山表示,保護耕地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田鳳山說,經濟發展對土地的需求將持續增長,耕地緊缺的狀況難以緩解。按照《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安排,到xx年,非農建設用地需占用耕地196.7萬公頃,實際上xx年前,已經占用了73.7萬公頃。也就是說,未來xx年,僅有123.3萬公頃左右的控制指標。據預測,到xx年,我國僅交通建設一項,就將新增用地60多萬公頃。耕地保護的壓力越來越大。
除此之外,還有三個制約因素影響耕地保護工作。一是人口持續增長和人均耕地減少的趨勢難以逆轉;二是耕地總體質量下降的趨勢短期內難以遏制,補充耕地的空間越來越;三是傳統的用地觀念和土地利用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轉變。
水資源、水能資源和水利資源
水資源從廣義上說,是指包括海水在內的地球水量總體。我們平常所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陸地上的淡水。水能資源通常是指河流或潮汐運動產生的能量。這是水流受日、月引潮力而產生的能量,它是從能否發電這個角度來說的。水利資源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高山積雪與冰川融雪等可供人們生活和生產的用水,可供農業灌溉的水源,河流、沿海潮汐、波浪、海流中所蘊藏的天然水能,江河、湖泊、港灣等可供航運的航道,也包括可以用來發展水產養殖的水域。
干渴的“世界水日”
xx年3月22日是第十個“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題是“水為發展服務”。其實,目前全世界以及我國水資源面臨的嚴峻形勢,越來越多的同作為當代世界兩大主題之一的“發展”有關,并有可能影響另一個主題“和平”。
專家指出,幾千年來,人類將水視為取之不盡的免費商品,從整體上看沒有出現過全球性的水資源問題。只是到了人類社會實現工業化之后,全球水資源才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根據國際水資源管理學會的研究,2025年世界總人口的1/4或發展中國家人口的1/3,近14億人將嚴重缺水。生活在干旱地區的10億多人將面臨極度缺水,將沒有足夠的水資源用于灌溉,以維持1990年的人均糧食產量水平,也不能滿足生活、工業和環境對水資源的要求。約3.48億人面臨嚴重的經濟缺水。這些地區的潛在水資源足以滿足2025年的合理水需求,但是必須進行大規模的水利工程開發,為此需大量投資,并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