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教案
1990年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并決定基本法于1997年7月1日起實施。
香港問題的圓滿解決,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事件。中國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洗雪百年民族恥辱,這標志著中國人民為完成祖國統一而進行的斗爭取得了重要勝利。
香港問題的圓滿解決具有廣泛的國際意義,它為和平解決不同國家間的歷史遺留問題創造了新經驗,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
香港問題的圓滿解決顯示了中國政府“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性,也顯示了中國是一個有實力的國家。正如鄧小平先生所說:香港問題能夠談成,“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而且是個值得信任的國家。”社會主義中國的強盛,是圓滿解決香港問題的根本條件和保證。
中國政府對澳門問題的立場和政策
澳門作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由于歷史的原因長期被葡萄牙占領,但中國歷屆政府都從未在澳門的主權問題上作過讓步,也從未在法律上將中國對澳門的主權讓予他國。因此,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只是時機問題而已。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中葡兩國的友好建交以及中國統一大業的推進,中國對澳門行使主權的時機已逐步成熟。進入20世紀80年代,解決澳門問題成為中葡兩國政府的一個重要的現實課題。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明確宣布,廢除過去所有列強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不平等條約。對于一些歷史遺留下來懸而未決的問題,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在條件成熟的時候,經過談判和平解決,在未解決之前維持現狀,例如香港、澳門問題,以及一切未經雙方正式劃定的邊界問題。1972年,中國政府在致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的備忘錄中指出:“香港和澳門屬于歷史遺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強加于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結果,香港和澳門是被英國和葡萄牙當局占領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是屬于中國主權范圍內的問題,根本不屬于通常的所謂殖民化范疇。我國政府主張,在條件成熟時,用適當的方式和平解決港澳問題,在未解決以前維持現狀。”1972年3月10日,中國駐聯合國大使黃華在聯合國大會上代表中國政府聲明:“香港和澳門系英國與葡萄牙政府所占領的中國領土;香港與澳門問題的解決完全是屬于中國主權范圍內而不能等同于其他殖民地。中國政府一貫認為,關于港澳問題,應在時機成熟時,以適當方法解決,聯合國無權討論此問題。”從而表明了中國政府對澳門主權的堅定立場。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委會于同年6月15日通過決議向聯大建議從殖民地名單中刪去香港和澳門。1972年11月8日,第二xx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批準了該特委會的報告。
同時,為了澳門的安定和維持澳門社會現狀,中國政府從國家利益和澳門居民的利益著想,在政治上執行維護澳門安定的政策,在經濟上對澳門實行扶助的政策,以足夠數量和合理甚至優惠的價格長期供給澳門生活用品和生產資料,支持澳門經濟的發展。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建立經濟特區,銳意發展經濟,將澳門視為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和國家統一能起重要作用的“窗口”和“橋梁”,進一步促進了澳門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