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全冊教案3
二、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人民海軍和空軍的建立
1.人民海軍是怎樣建立起來的?(華東軍區(qū)海軍→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
•教師強調:1949年4月,蔣介石集團土崩瓦解時,有一部分國民黨海軍宣布起義,向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qū)投誠。于是第一支人民海軍——華東軍區(qū)海軍就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了。
2. 20世紀50—70、90年代,人民海軍有哪些發(fā)展?(看書整理、回答)
•指導學生觀看《中國人民海軍》出訪路線圖,感受人民軍隊的軍威。
3.組織學生討論回答:為什么舊中國“有海無防”,而新中國的海軍能夠保衛(wèi)祖國的海疆?
•教師向學生推薦一些軍事網址:cctv軍事天地、中華網軍事頻道、海南國防科普園地等
•教師小結、過渡:新中國的國防建設不但在海軍方面取得長足進展,而且在空軍和導彈部隊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4.新中國的空軍怎樣建立和發(fā)展起來?------小結本部分內容
<二>導彈部隊的發(fā)展
•指導學生觀看《歷史地圖冊》“導彈射程示意圖”和《導彈小知識》,結合課本百萬大裁軍,了解“科技強軍”的涵義:在新時代里,軍隊強大主要靠的是科技含量。
1.什么時候開始組建戰(zhàn)略導彈部隊?(1957年)
2.導彈部隊的主要任務是什么?(核反擊)
•教師指出:堅固的國防鋼鐵長城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青年學生應該向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學習,樹立起為國防建設貢獻力量的責任感。有志于此的同學,請登陸網站,了解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情況。
三、練習鞏固:書后習題、心得與疑問。
四、課后反思:
第16課 朋友遍天下
【課程標準】
知道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簡述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的史實。講述我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實。以我國參與“亞太經合組織”的活動為例,說明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的作用。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新中國外交走向成熟的過程和新中國對世界外交所作的貢獻
掌 握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方針;周恩來作為新中國外交家的風范和貢獻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識圖解圖概括表達 引導學生利用教材所給的四幅插圖,說明新中國積極主動的外交態(tài)度,獨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和周恩來在建國初期的外交活動
對比鑒別 新中國和平獨立外交與舊中國屈辱外交之別
討論探索 周恩來為什么能夠改變萬隆會議的航向
情感態(tài)度價 值 觀 愛國愛黨情感升華 新中國在國際上確立起獨立自主形象,是中國共產黨人與帝國主義的干涉破壞進行了復雜斗爭的結果,表現了中國共產黨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氣度
注意修養(yǎng) 周恩來作為新中國外交家,具有高雅的風范,所以能夠為國家贏得榮譽、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他的個人修養(yǎng)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
【教學重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
【教學難點】建國初期如何打開外交局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組織學生回顧:遭受外來侵略,腐朽的滿清政府無力還擊,被動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