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全冊教案3
2、承上啟下,教師講授:周恩來“改變了萬隆會議的航程”,又在日內瓦會議上努力緩和了東西方之間的緊張局勢,連美國的代表史密斯都被感動了。周恩來當時就為新中國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后來繼續作出很多貢獻,不僅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而且有助于聯合國處理國際關系中的棘手問題。1976年1月9日,周恩來的逝世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損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損失,所以聯合國大廈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盛贊周恩來:“他卓有成效地管理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自己卻沒有留下一個子女;他為中國巨大的國民經濟殫精竭慮,不知經手過多少錢財,卻沒有在外國銀行里給自己存人一分錢……”
周恩來在最后的歲月里,帶病進行了哪些意義重大的外交活動?他所開創的新中國外交事業后來又有怎么樣的發展?請大家閱讀課文。
二、探究新課
1、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閱讀、發現、理解、記憶)
①指導學生觀看《五星紅旗在聯合國總部升起》、討論回答:
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時候、什么會議上得到恢復?
②你對這件大事有什么感想?(為祖國的迅速崛起和興旺發達而自豪)
③這件大事引發什么熱潮?(許多國家紛紛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
2、中美關系正常化
①講述:原先美國怎樣敵視新中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政治上孤立。)
②20世紀70年代,中美兩國怎樣改善關系?(閱讀、討論、回答)
(a. 美國總統尼克松承認了新中國的發展及其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b. 毛澤東乒乓球外交。c.辛格秘密訪華。 d. 尼克松正式訪華,會見毛澤東,與周恩來會談,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e.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3、新時期的外交
①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外交的政策是什么?怎么理解?(閱讀、討論)
②新時期中國外交的重點及重大外事活動有哪些?(閱讀、整理)
三、練習鞏固:書后習題、心得與疑問
四、課后反思:
第18課 摘取科學技術的明珠
【課程標準】
知道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秈型雜交水稻的培育與推廣等標志性成果,863計劃的制定。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為例,說明信息技術在我國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以鄧稼先和袁隆平為代表的杰出科學家為國爭光的動人事跡,863計劃的涵義,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掌 握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四位老科學家的建議、鄧小平的批示,《“863”計劃綱要》的形成及其涉及的領域,計劃的總體目標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獲取信息 有效利用課本圖片和課外網絡等資源,分析新中國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原因和幾位科學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培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網絡探索 通過歷史網《史海蕩舟》,創造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處理歷史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 觀 愛國情感 通過學習建國以來科學技術的成就,讓學生明白我國有些科技領域已經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