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教師評定】
問題5:微生物如何獲得營養?
微生物代謝類型多,代謝強度高。微生物個體小,其體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大,能夠迅速地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一些細菌和真菌能夠分解枯枝落葉動物尸體和糞便等中的有機物,獲得生活必需的物質和能量,這種營養方式稱為腐生。枯草桿菌、乳酸菌、霉菌、蘑菇等都是腐生性微生物。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態系統的分解者,對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些細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生活在其他生物體的體內或體表,并從這些生物體獲得生活必需的物質和能量,這種營養方式稱為寄生。炭疽桿菌、肺炎雙球菌就是寄生性細菌。人的頭癬、灰指甲、腳癬等都是由真菌
寄生引起的。所有病毒都不能獨立生活,分別寄生在植物、動物或細菌體內。在生態系統中,寄生性微生物和動物一樣,屬于消費者。
有些微生物像植物一樣,能夠利用光能或化學能將無機物轉變為儲能有機物,滿足自身對營養物質的需要。如藍藻、硫細菌、硝化細菌等,這些微生物屬于生產者。
此外,有些微生物還具有固氮作用,如根瘤菌、黏球菌等。
問題6:微生物怎樣進行繁殖?
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速度極快。例如:在適宜條件下培養的大腸桿菌,每20~30min就繁殖一次,大約24h就可繁殖72代,約產生4.7×1018個后代。微生物的這種特點可以充分加以利用,有人統計,體重500kg的肉牛每天增重蛋白質約400g,而500kg的酵母菌每天能合成蛋白質約5000kg。
小結:微生物的代謝活動特點以及極快的繁殖速度,使得它們成為生物圈的重要組成成分,尤其微生物作為生物圈中的分解者,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七、思考與練習:
1、答: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種類繁多
2、答: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固氮作用
3、綠色植物→動物
↓ ↓
微生物
八、板書設計
一、微生物的種類
1、單細胞微生物:細菌、放線菌、藍藻等
2、多細胞微生物:霉菌、食用菌、藥用菌等
3、無細胸結構微生物:病毒、類病毒、朊病毒等
二、微生物的生活
1、代謝方式
①腐生生活——生物圈中的分解者
②寄生生活——生物圈中的消費者
③自養生活——生物圈中的生產者
2、繁殖特點:速度極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