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兩則》教學設計
2句可從語句的感情色彩入手!安涣险菧鞑绞徍哪且惶臁保谐爸S意味,嘲諷湯恩伯過高估計東面防線的鞏固性,過低估計人民解放軍的戰斗力,如果換成“結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無感情色彩,且與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復。
3⑴句表達效果好。語言生動形象,森林的形象,枝葉茂盛的形象,生機勃勃,富有氣勢。
學生另找一些語例,品味新聞語言準確、精練,鮮明生動的特點。
3、評析體現新聞“及時”這一重要特點的句子,女生用播音速度朗讀,教師點評:
析:“新華社長江前線22日22時”中“22日22時”表示報道及時。
讀:“22日22時”須重讀。
析:“在過去一年中……上月……最近……兩星期前……現……”表示報道及時。
讀:這些時間詞語須重讀。
三、課堂小結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總結千里戰線,大氣磅礴。《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縱橫揮寫,儒雅廣博。在今天來說,雖已成為歷史,但我們依舊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解放軍的威武氣勢,他們為人民而戰,為正義而戰,他們是永遠不倒的。
新聞的結構把握,有助于我們高效閱讀,閱讀時事,閱讀社會,閱讀人生。
四、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閱讀下面的新聞,歸納出內容的六要素和結構的五部分:
北大學子縱論“新世紀國防”
本報北京4月13日訊(記者范緒鋒) “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我們的安寧;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民族的尊嚴!”今天下午,北京大學舉行“新世紀國防”演講比賽,北大學子紛紛慷慨陳辭,傾訴自己對新世紀國防的感想和建議。
本次演講比賽規模約300人,登臺演講的學生15人。同學們緊緊圍繞“新世紀國防”這一主題,結合我國周邊安全形勢、美國偵察機侵犯我領空并撞毀我軍用飛機事件和即將出臺的我國第一部《國防教育法》,深入論述我國的國防為什么要強大,怎樣才能強大,以及新世紀國防教育、國防模式、國防戰備、國防科技、國防競爭、大學生的國防精神、強國責任等。國際關系學院學生張湘東倡議,新時代大學生一定要做有國防意識的人。
據介紹,北大一直重視加強對大學生的國防教育,北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和愛國熱情也日益增強。作為傳統項目的國防演講比賽,是進一步提高學生國防意識、安全意識和憂患意識的重要教育形式。
選四位同學回答。
明確:六要素:時間──今天下午;地點──北京大學;人物──北大學生;起因──行“新世紀論國防”演講比賽;經過──同學們緊緊圍繞“新世紀國防”這一主題,深入展開論述;結果──同學們決心要做有國防意識的人。
結構的五部分:標題──北大學子縱論“新世紀國防”;導語──第一自然節;主體──第二自然節;背景──結合我國周邊安全形勢、美國偵察機……《國防教育法》;結語──作為傳統項目的……安全意識和憂患意識的重要教育形式。
五、布置作業
1、閱讀下面一則新聞,為它擬一個合適的標題:
本報北京4月16日訊(記者范緒峰) 今天上午,埃及駐華大使穆罕默德·努阿曼·扎拉勒博士應邀到中國人民大學訪問,并作題為“中埃文化和面向21世紀的中埃關系”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