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兩則》教學設計
葉淑華、王大珩、王綬琯等7位中科院士也親臨現場。葉淑華告訴記者,日月轉換星辰晝出,這既是千載難逢的宇宙奇景,又是研究太陽對地球磁場、電離層影響的良機,能親歷真是無比激動。
1、這則消息的正標題是______。
2、這則消息的導語是第( )段。主體是第 )段到第( )段。背景是第( )段。結語是第( )段。
3、結合句意指出下列語句中加粗的詞及其引號的作用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素以黑夜中的白晝聞名的祖國“北極”漠河縣。
“北極”是地球的最北端,因此稱為北極。北極是特定名稱,所以要加引號。
b、今天又以白晝中的瞬間“黑夜”再次引起世界矚目。
“黑夜”是指日全食造成的瞬間黑暗,如黑夜一般,并不是真的在夜間,所以要加引號。
c、這次“世紀幽會”引起了中外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的極大興趣。
“幽會”的本義指秘密相會。由于日全食與彗星同時出現,似乎是相約聚會,又是在日全食造成的瞬間“黑夜”中,而“幽”又有昏暗之意,加之海爾—波普彗星2400年才回歸一次,所以用“世紀幽會”并加引號來特指這一奇觀。
4、體會這則消息在報道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思想感情,準確的項是:
a、新奇、愛好
b、新奇、興奮
c、興奮、激動
d、新奇、喜悅
〖參考答案〗
1、“世紀幽會”漠河上空。
2、導語是第1段;主體是第2段到第5段;背景是第3段;結語是第5段。
3、a(“北極”是借指我國的最北端,不是指真正的北極,表示否定,所以要加上引號)
4、c(這既是千載難逢的宇宙奇景,又是研究太陽對地球磁場、電離層影響的良機,人們能夠親眼看到,我們的科學家又能利用這一良機進行研究,這不是興奮而激動的事情嗎?)
【備課資料】
一、課文補遺
1、關于新華社:
即新華通訊社。1937年正式成立于延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總社設在北京,在各省、市和自治區都設分社,在世界許多國家也設有分社或派駐記者。向國內報紙、廣播電臺提供新聞和新聞圖片,并向國外發布英、俄、法、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新聞和新聞圖片。
2、關于新聞的特點:
新聞是對新近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或者早已發生卻是新近發現的有價值的事實的及時報道。
所謂有價值,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認識:
一是有教育作用,即對讀者的思想、道德、人生觀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二是有認識作用,可以使讀者獲得有關社會、人生、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
三是有怡情作用,這里的“情”,是指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情趣。
二、重溫經典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毛澤東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獅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提示:本詩通過對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的描寫,表現了作者“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徹底革命精神。頸聯運用項羽這一典故,勉勵全黨全軍要抓住戰機從勝利走向勝利,不能沽名釣譽。
三、時文超市
血的見證
──中國駐南使館被炸目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