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① 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方面發(fā)揮著重大作用
②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
③ 青少年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④ 家庭、學校、社會、司法要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 ③④ d、①③④
當前,不少未成年中學生,泡網吧成癮,荒廢學業(yè),身心健康受到嚴重的損害。共青團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八個單位聯(lián)合召開網上發(fā)布會,向社會推出《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各地中小學校紛紛組織學生學習、落實《公約》的要求,做一個文明的網民。據此回答2——3題
2、上述事例體現(xiàn)了對未成年人的 ( )
a、家庭保護 b、社會保護 c、學校保護 d、司法保護
3、這個事例說明了在網絡交往中
a、人們的思想可以自由馳騁 b、可以獲得豐富的信息
c、要共負建設文明、健康的網絡環(huán)境的責任 d、不得泄露國家機密
綜合能力測評(二)
1、國家法律明文規(guī)定:網吧不能對未 成年人開放,營業(yè)性電子游戲室,除法定假日外,不能向中小學生開放。可是一些營業(yè)性的網吧,電子游戲室為了牟取私利,不顧國有禁令,引誘中小學生上網,打游戲。一些中學生因沉迷于網吧游戲室,經常逃學,甚至徹夜不歸。為了籌措上網,打游戲的費用,甚至結成團伙,搶奪小學生的錢財,盜竊他人財物,最后走上犯罪道路。
(1)請你查閱相關資料,說說上述人員的行為違反了哪些法律?(至少3部)
(2)上述中學生的行為演變說明了什么?
(3)針對上述現(xiàn)象,請你給政府、學校、家庭、經營者和中學生等提出幾點建議。
2、某校周邊分布著一些圖書出租屋、錄像廳、網吧,其中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對學生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請回答:假如你是該校的一名學生,面對這一情況,你該怎么辦?
實踐活動探究
案例:網絡交往侵權要負法律責任
案情:男青年a以“飛騰”的網名在某社區(qū)網上發(fā)表多篇文章,該社區(qū)網的版主是網名為“朱非動”的b女。兩人在網友聚會上互通網名、姓名,逐漸熟悉起來。
后來,b女登陸網絡發(fā)現(xiàn),“飛騰”在網絡一公開版塊發(fā)表貼子,不僅稱“朱非動”是網上交際花,而且夾雜著許多不堪入目的侮辱性語言。“朱非動”當即回貼要求“飛騰”不得侮辱他人。后來網絡管理員將“飛騰”的有關貼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