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課堂自我測評(一)
選擇題(下列各題各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
我國有許多的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外國有圣誕節、狂歡節、感恩節、復活節等。據此回答1—2題
1、對于節日的正確認識是 ( )
①節日是一種文化習俗 ②節日是國家和民族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形成的獨具一格文化傳統 ③表現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④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節日也會統一起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對世界文化的認識正確的是: ( )
①全球化的經濟必然帶來全球化的文化單一 ②各種文化相互交融和促進,呈現多元化 ③每種文化都有自由生存發展的權利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蘊含著人類文明的成果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在中國,當別人問是否要吃點或喝點什么時(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我們通常習慣于客氣一番,回答:“不用了”、“別麻煩了”等。在英語國家,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辭,說聲“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說“no, thanks.”就行了。這也充分體現了
①中國人含蓄和英語國家人坦蕩直率的不同風格 ②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會有不同的待人處事的方式 ③我國也要學習外國人,不用那么客氣 ④外國人應該向中國學習,學會含蓄的表達自己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4、“漢字、古詩”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積淀,是無法用其他的語言替代的。同時,漢語中也吸收了許多的外來語。這種情況說明 ( )
①語言是一種文化,文化存在差別,不分優劣 ②多元的世界文化,和諧的文化樂章
③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 ④對待文化差異有兩種態度:學習和吸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綜合能力測評(一)
“天涯若比鄰”
1.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幾乎可以通過電視、互聯網在同一瞬間看到當時正在發生的事件:奧運會上劉翔那激動人心的跨越、伊拉克戰場的硝煙、印度洋的海嘯和世界各國的人道主義救助……,全球成為了一個“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
請你列舉:
(1)“地球村”中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節日。(事例盡量不要和選擇題中的內容重復)
(2)“地球村”中不同國家和民族文化的標志和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