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可是,“飛騰”不但沒有改正,反而變本加厲地將被刪除的貼子復制多份,放到多個公開版塊上。在此后的幾個月間,“飛騰”用惡劣的侮辱性語言在網上繼續發貼侮辱“朱非動”,還以另一網名發貼,對“朱非動”進行更加惡劣的侮辱和攻擊。這還不算,他還假冒“朱非動”的名義,在網上捏造了認可自己所言的多條留言,對“朱非動”的人格和名譽大肆誹謗和污辱。
一些心態不正的網迷對上述侮辱性的貼子大量跟貼附和,一時真假難辨,造成惡劣的影響。不僅使b女在熟識的網友面前很難做人,而且受到親友的誤解,造成嚴重惡果。
b女忍無可忍,憤而將a男告上法庭。法庭經調查取證,認定a男在網上實施了侵犯他人人格尊嚴的行為,損害了b女的名譽。依法責令a男在網上公開向b女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費1000元。
小組分析討論并記錄討論情況。
1、男a實施了什么行為?侵犯了b女的什么權利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2、女采取了哪些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其中哪種方式最有效?
3、通過本案你對網絡道德、網上自我保護有什么新的認識和收獲?
第六課檢測題
一、選擇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答案)
領略多姿多彩、璀璨迷人的世界文化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上網人數不斷擴大,其中以青少年為主,網絡環境如何對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影響極大。據此回答1—2題 ( )
1、網絡中存在反動腐朽,低級庸俗、色情暴力、虛假欺詐等有害信息。對此,青少年應該
①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 ②提高自己的自我保護意識 ③不要上網交流 ④不利用網絡破壞公共設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2、中學生在網絡交往中的正確態度是( )
a、同學中許多都上網交往友,我也很好奇,想嘗試嘗試
b、與網友交流要真誠,因此要把自己的真實的姓名告訴網友
c、上網要遵守法律是最基本的行為準則
d、網絡交往是虛擬的,會影響學業
3、看右側圖片,他在警示人們( )
a、網絡是陷阱,危害性很大 b、不要在網上和他人交往
c、網絡交往中要會自我保護 d、要會自我控制上網時間
美國心理學家楊格提出診斷"網癡"的10條標準:(1)下網后總念念不忘網事;(2)總嫌上網的時間太少而不滿足;(3)無法控制用網;(4)一旦減少用網時間就會焦躁不安;(5)一上網就能消散種種不愉快;(6)上網比學習做功課更重要;(7)為上網寧愿失去重要的人際交往和工作、事業;(8)不惜支付巨額上網費;(9)對親友頻頻掩蓋上網行為;(10)下網后有疏離,失落感。回答4—5題
4、從"網癡"的10條標準看,并非所有的人都是網癡,都會上網成癮。要避免上網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