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2
14、沈陽市評選十大孝子
XX年9月,經過層層評選,有10人當選為“沈陽市十大孝子”,他們的高尚道德行為贏得人們的欽佩,他們獲得了沈陽市人民政府的表彰。
比女兒還親的“外人”王麗華
王麗華1996年結婚,丈夫前妻病故,留下兩個孩子和75歲的老岳母。王麗華以極大的同情心對待老人和孩子,用真情和愛心溫暖他們的心,生活上處處周到地孝敬老人。老人見人便說:“我女兒雖然不在了,但又來了一個女兒,比我親生的女兒還要好。”王麗華說:“我并不特殊,因為孝順老人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
30多年侍奉老岳母的付萬昌
付萬昌90歲的老岳母生活不能自理,XX年又不慎摔倒導致大腿骨折,他的老伴兒也行動不便。30多年來,付萬昌始終悉心照顧老人。他不怕臟和累,給老岳母喂飯、換衣服、背岳母上廁所、去醫院看病,可謂關懷備至。老人說:“我的女婿比任何一個兒子都好,是沒比的。”
公爹因為有她才能活著
朱永潔的公爹現年78歲,患嚴重的靜脈曲張癥,雙腿呈黑紫色,十多年來行動不便,5年前又患腦出血,癱瘓在床,后來又患上老年癡呆,大小便失禁。朱永潔像對待自己生父一樣孝敬老人,每天給老人擦洗身上,一日三餐,都是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常說:“你是我的好兒媳,因為有你我才能活著。”
百歲老人的好兒媳洪桂琴
洪桂琴的公爹已經106歲。30多年來,洪桂琴對老人的生活細心照料,經濟上充足供給,精神上關心體貼。現在,老人有自己的臥室,其中彩電、電風扇、火爐一應俱全。周圍的群眾都說:“老人所以能長壽,是與好兒媳的孝敬分不開的。”
支撐七口之家的殘疾人徐海峰
徐海峰患過小兒麻痹癥,落下腿部殘疾,可他卻一個人支撐著上有老、下有小的七口之家。84歲的外祖母,他精心照料;患腦血栓的父親,他給喂飯、洗澡、端屎端尿;母親體弱多病,妻子又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家里家外都是他一個人照顧。為讓老人過上好的生活,他承包了40多畝土地,每天起早貪黑地干活。他說:“要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給親人最大的幸福。”
再難也不能虧待老人
張素琴的公爹102歲,大小便失禁,一天要便在炕上幾次,張素琴不厭其煩地給公爹洗衣褲、洗被褥,丈夫有病住院又花去了家中所有的積蓄,全家只靠她每月300元退休費生活。雖然家庭經濟拮據,但她仍盡力給老人改善伙食,使老人心情愉快。
把最好的房子讓給老人
崔淑賢是周圍人眼中孝敬公婆的好兒媳。她讓老人住最好的房間,自己住偏房,一住就是10多年。1986年公爹病故,現在她照顧著85歲的婆婆。崔淑賢家里四世同堂,她經常對子女進行敬老養老傳統教育。
獨身為盡孝子心
曾昭林的母親88歲,年輕時就患病。曾昭林16歲就出去打工掙錢,為給母親治病,他還幾次賣血。7年前,母親患小腦痿縮癥,精神錯亂,記憶不清,生活不能自理,曾昭林每天給母親做飯、喂飯、洗衣、換衣。因為照顧母親,曾昭林一直未能談戀愛、結婚,至今仍是單身盡孝。
奉養四位老人的婦女主任
董敬賢的丈夫在工廠上班,照顧四位老人的重任她一個人承擔。公爹患腦血栓,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婆婆腰不好;娘家老父也是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還有一位繼母。她一個人對婆家、娘家四位老人盡了最大孝心。
孝敬二老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