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2
活動二:我說我家
第一步:展示老師的《全家福》照片,老師說一件最能體現溫暖親情的小事(投影)。
我在家的樹蔭下乘了二十年的涼,在父母的呵護下,豐滿了自己的羽翼。等到自己可以回報父母時,不久就有了自己的家……
第二步: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各說一件自家中最能體現溫暖親情的小事,包括和父母之間,和爺爺奶奶之間,和外公外婆之間,以及和其他親人之間的相互關懷,相互體貼,相互謙讓等。如,一杯茶,一盆洗腳水,一個電話,一句問候等等。要求說話時要有條理,簡潔明白,每人最多不超過2分鐘。然后圍繞“家”字各取一個文題,看誰取得又快又好(投影或出示小黑板)。
第三步:用6—7分鐘的時間,小組推薦好的文題在班上交流,并請出題人說說自己文題中隱藏的小故事。要求口齒清楚,語言盡量簡潔、流暢。學生自由點評后,教師稍加點撥。
一、大人講我小時候(板書)
在一個小生命還醞釀在母體的時候,已經傾注了家人對他的關愛,那就是他的名字(請學生說說他們的名字的用意,以此來體會家人的期待和關愛)。
活動:(教材第8頁)
1、 回憶小時候受父母呵護的甜蜜時光,把自己的童趣講給同學聽。同伴之間可以先進行交流再回答。
(提示:通過講自己的故事,體會自己與父母親密無間的深厚感情。)
2、 在你的家庭生活經歷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禍、得到夸獎等)是什么?父母當時是怎么做的?
(提示:講自己家庭中印象最深的事,體會父母的愛心、辛勞和苦衷。)
同學們,我們聽了他們幾個講的故事,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童趣和印象深刻的事,那么現在你們能用一句話把對“家”的認識概括出來嗎?(學生小組討論后進行發言,并把學生的想法記在黑板上。)
教師小結: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的港灣和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視我們為掌上明珠,無微不至地關懷著我們,是我們盡情地享受家的親情和溫暖。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家還會有更多的認識。作為家庭中的成員,父母和我們對于家庭都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二、無悔的奉獻(板書)
活動:同學們,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誰來做?(教材第8—9頁)
(提示:根據家庭情況如實填寫,并體會父母在家庭中承擔著最主要的責任,了解父母對家庭的貢獻。)
說說家人對自己家庭的主要貢獻。
(提示:從物質方面的貢獻,良好道德、優秀思想方面的精神貢獻等角度來說。并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為自己的家作貢獻。)
夸夸自己的父母(找父母的優點),并講給同學聽。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家庭成員在家庭中都有責任,我們現在雖然還小,作為家庭的一員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承擔起自己的對家庭的責任。
集體朗讀p9課文中關于母愛和父愛的兩段話。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但并不是每個家庭都是幸福的,每個孩子都是快樂的。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給我們講一講課文第10頁秀怡的故事。
大家聽了秀怡的故事后,你們認為:1、秀怡有家嗎?2、秀怡的爸媽愛她嗎?(多媒體展示這兩個問題,學生相互討論后回答。)
教師小結:憲法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多媒體展示《婚姻法》中的有關規定)。愛是一種責任,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規定,父母如果不對子女盡撫養義務,甚至虐待子女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學一定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