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2
三、感受家庭溫暖(板書)
活動:“家庭不單是身體的住所,也是心靈的寄托處”。(教材第10頁)
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提示:家不僅是我們休息的場所,我們在家中獲得的親情和溫暖,是任何其他場所都無法替代的,當我們需要心靈的撫慰時,我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家,因為那里有最溫暖的關懷和父母對我們無私的愛,重點要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體驗。)
教師小結:家我們是情感的棲息地;我們的天然學校;是我們的經濟物質來源;還是我們的娛樂天地和發展大本營。我們這家中享受著親情和溫暖,這讓我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1頁“相關連接”的內容,進一步體會家的溫馨,并且這種溫馨需要全家人的齊心協力。
(三)課堂小結:同學們!“愛”是一種責任。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家,在感受家庭溫暖的同時,不要忘記獻上自己的一份愛,承擔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
(四)課后作業:給父母的寄言——在感激父母撫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礎上,把你最想對父母說的話寫出來并讀給自己的父母聽。
(提示:這種寄言可以是對父母的感謝、祝福或期望、心里話,也可以寫父母的優點和長處;在寫的時候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首詩或者是一篇散文)
四、教學反思
開展“回憶小時候受父母呵護的甜蜜時光,把自己的童趣講給同學聽。”“在你的家庭經歷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禍、得到夸獎等)是什么?父母當時是怎么做的?”活動,一要注意正面引導,防止學生討論親子矛盾,而要著重引導學生感受父母的愛;二要注意辯證地看待這些事,因為許多家長對子女愛護有余,嚴格要求不足,所以要對學生反映出來的問題作具體分析。
開展“讓學生討論對一句名言的理解,并交流自己在家中感受到的溫暖和激勵。”指導學生開展這一活動,首先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廣泛交流,從各個方面感受家庭的溫暖、父母的親情。這種心靈的感悟能讓學生體會原來未曾注意的東西,也是豐富學生情感、促進其良知發展的重要環節。有的老師說,現在的學生不知感恩,不被感動,認為父母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原因之一是我們的教育忽略了學生的體驗,缺乏正確有效的引導。有的學生對家長不滿甚至看不起父母,也與他們缺乏對父母的理解,不會感受或感受不到親情呵護有關。因此,要通過這一活動,讓同年齡學生自己教育自己,在暖融融的氛圍中深切感悟在家庭中獲得的愛。其次,要注意梳理學生所感悟的不同方面,以便于歸類。第三,要引導學生感受父母對自己精神上的激勵、對自己寄予的厚望,因為這種教育更有意義。
開展活動:“讓學生給父母寫寄言,即在感激父母撫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礎上,寫幾句話并交給父母,表達自己對父母的心情。”要注意展示學生的才氣,如讓他們以詩歌、散文等形式來寫。要強調寫出自己的情感體驗,避免說空話,避免應付。要注意引導學生把情感和意志結合起來,即要把自己的決心和打算反映出來。這件事是一個學生與家長的互動過程,要注意發揮家長的作用,如將學生的感受反饋給家長,有條件的可以讓家長也給學生寫寄言,在互動中加強對學生的教育。
第三框《難報三春暉》教案設計
一、從容說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