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2
2.本課安排的依據
(1)學生面臨的問題
社會的急劇變化、社會上的種種不良誘惑,家長對子女的高期待、嚴要求,學生面臨的復雜環境、面對的競爭壓力,使得學生的思想觀念發生很大變化。這不可避免地表現于親子交往之中,這既有處于青春期學生正常發育所帶來的共性問題,也有每個學生面對的個性問題。代溝及學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導致家庭中的矛盾和沖突,家庭矛盾處理得好,學生會有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地進步;家庭關系處理得不好,會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甚至釀成悲劇。新聞媒體披露了多起家庭悲劇:浙江金華一名叫徐力的高中學生將母親殺害;XX年4月,湖南衡陽一名初三學生毒倒全家;7月15日, 又發生貴州安順市兩名16歲孿生姐妹為“自由”毒死父母的犯罪案件,犯罪情節令人發指,犯罪動因是中考成績未上重點高中錄取線,害怕父母責罵,于是兩人竟決定將父母毒死;河北曾發生一起初中學生在同學的協助下趁母親熟睡時用繩子勒死母親的案件,其直接起因是母親阻止他成天去電子游戲室玩耍。此外,學生離家出走的事件也在各地頻繁發生。因此,從教育的角度,關注學生的家庭矛盾,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家庭沖突,是必要的。學生在不斷擴展的生活中,要學會與人交往,這是他們立足社會的基本功,而與父母的交往是學生練習交往的第一課堂。所以,思想品德課針對學生面臨的現實問題,要求安排這一教育內容。
(2)課標的具體要求
課程標準中“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則是本課內容設計的主要依據。課標“活動建議”中“以我是如何化解與父母的沖突為題,交流各自解決矛盾的方法,討論分享成功解決矛盾的經驗”的內容,是本課活動設計的主要依據。
二、本課內容結構及整體教學建議
1.本課內容結構
本課由引言和兩框構成。引言由一副對聯說起。這副對聯的上聯是“進門前,請脫去煩惱”,下聯是“回家后,要帶來歡樂”。其用意在于說明:“只有去掉煩惱,增加快樂,家才溫馨。家是感情的銀行,你把歡樂存進去,回報的是更多的歡樂;把煩惱存進去,得到的是更多的煩惱。”然后引出“走近父母,善于溝通,奉獻愛心,超越代溝,克服逆反心理的危害,我們就能為和睦的家庭增添溫暖”的教學主旨。
第一框“嚴也是一種愛”,由成長也會有煩惱切入,再講到代溝、父母對子女的高期待、嚴要求反映父母的愛和一片苦心。然后講逆反心理及可能帶來的危害。這就為講與父母的溝通提供了鋪墊和前提。
第二框“兩代人的對話”,講如何與家長溝通商量,溝通的要領;進而講與父母交往的藝術,自己應有的胸懷。
2.總體教學建議
(1)課時安排
每框1課時,共2課時。
(2)課前準備
本課內容淺顯,不涉及更多理論,主要是情感和實踐問題。要提高本課的教育實效,首先要在課前調查了解自己的學生,以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主動性。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哪些事容易引起與家長的沖突;其二,學生在化解與家長的沖突中,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其三,學生在與家長的關系中,還存在哪些主要問題;其四,學生逆反心理在家庭關系中的反映;其五,能夠感染學生的例子,特別是在時間和空間上與學生接近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