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2
從學生的角度看,產生逆反心理有其心理原因:為了維護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學生有時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即自制能力弱;學生的獨立意識比小時候明顯增強,有了不同于家長的興趣和追求。
第二,辯證地看待逆反心理。對于學生的逆反心理要具體分析,逆反未必都錯,有的反抗不無道理。從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來看,一代更比一代強,這是大趨勢。具體地來分析就會發(fā)現,學生中的好多道德問題和心理問題是教師和家長無意造成的。家長不是圣人,他們的觀念有時滯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們也難免有誤區(qū)。這些都是導致學生逆反的因素。有調查表明,問題多的學生常常與家教誤區(qū)相關,極端的問題中往往有家長教育不當的責任。
第三,逆反心理存在的危害。學生的逆反心理,有的表現為以強硬的態(tài)度頂撞、以粗暴的舉止反抗,有的表現為對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對;有的由對某事的分歧轉變?yōu)閷Ω改副救说膼焊。以極端的辦法來處理,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如離家出走甚至作出越軌行為、傷害父母。
從結果上看,逆反心理導致的對父母的反抗,其結果都是懲罰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錯誤懲罰自己。這種結果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傷害:不是拿自己的錯誤傷害父母,就是拿家長的錯誤傷害父母。
在這里有個活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討論逆反心理造成親子隔閡、導致種種不快等危害。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到為了不傷害自己和自己最親近的人,就要努力自制,克服消極的逆反心理。
在本框的最后,介紹了學生自制的小方法。自制力源于修養(yǎng)的境界,對于學生來說需要一些方法。教材沒有刻意介紹這些方法,而用相關鏈接的方式點一下。理智,是自制的前提,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理智地處理問題。
二、教學準備調查現實生活中,學生在成長中的煩惱(與家長的沖突)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動畫賞析〗:成長的故事
〖思想驛站〗
1、你同動畫中的主人公有同感嗎?
2、為什么原本和諧的親子關系,現在變得格格不入?
3、我們該如何面對?
〖教師引導〗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歡樂,也會有淚水;有幸福時光,也會出現一些煩惱。
(二)講授新課
1、成長也會有煩惱(板書)
小時候,父母是你生命的重心,你愛纏著爸爸做游戲,愛賴在媽媽懷里撒嬌,愛與父母一起上街,愛把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去問爸媽。而現在,你卻有些不想在父母跟前呆著,怕他們說你這不好那不好,你也開始反感父母在你面前動不動就吩咐這個,吩咐那個,不準這樣,不準那樣,尤其討厭他們偷看你的日記,討厭他們逼你學這學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說明你長大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維,自己的空間,因此常常引發(fā)兩代人的沖突,這就是代溝。
[角色扮演]“我的煩惱”(教材p19)
困惑a、為什么我和媽媽的關系會變成現在這個格格不入的情形?
b、我們怎樣做,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呢?
[小組活動一] “你說我說大討論”
困惑a、學生角度:小時侯由于對父母的崇拜而認為他們無所不能;到青春期,對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長;過了青春期,又客觀地看到父母的價值。
家長角度:對孩子的關愛之心沒有變,只是要求更加嚴格,免不了多叮囑幾句。孩子聽不進時,就覺得家長特別嘮叨、羅嗦。于是,我們與父母之間就產生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