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和健康的權利 學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7.八年級二班同學本課后,形成了兩種不同觀點:甲方同學認為,他們的做法是一種不珍惜自身生命健康權的行為,不值得提倡。乙方同學認為,他們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維護了正義,我們青少年應向他們學習,敢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哪怕犧牲生命。
對上述兩種觀點,你是怎樣看的?
18.某校八年級的學生小陳自恃家庭條件較好,總是譏笑甚至污辱班里部分同學。小單等三位同學懷恨在心,一天下課后,糾集社會人員共6人,在校外對小陳實施綁架勒索,并對其大打出手,致使小陳死亡。
⑴請你評析小陳和小單的行為。
⑵這起惡性事件給我們中學生什么警示?
19. 材料一:XX年上半年,北京市共發生火災5 488起,死10人,傷31人,直接財產損失425萬元。 材料二:我國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10萬人,平均每天死亡300人。
材料三: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中小學生每年因意外傷害事故死亡人數在萬人以上,平均每天有一個班的孩子因為意外事故死于非命。
材料四:在整個20世紀,全球因地震死亡的人數為110萬人,其中我國就有55萬人之多,占全球死亡人數的一半。我國的每個省份都發生過5級以上的地震。
有的同學說:“人的命天注定,人不能和命相爭”,“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聯系上述材料,說說你的觀點是什么。
20.XX年3月26日是第十二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教育部、公安部等五部委日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加強中小學生的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為了認真貫徹有關文件的精神,某中學開展了“校園安全教育周”活動。如果你是該校的一名學生,請你參與這一活動。
(1)通過你的觀察,你知道威脅校園安全的原因有哪些?
(2)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請你分別從社會、學校、自身三個方面,談談如何預防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
(3)請你為這次活動寫幾條宣傳標語。
21.XX年12月14日,呼和浩特市小學生蘇小林和一個同學在青城公園三角湖的冰面上玩耍。忽然,冰面發生塌陷,蘇小林掉進冰窟。正在游園的鐵路第一小學學生王超、樂雅芳、吳亞斌3人聽到呼救聲,趕緊跑過來。沖在最前面的王超和樂雅芳拉住了蘇小林的衣服,但冰面又塌了,兩人也掉入了冰水中。吳亞斌邊往后退邊高聲呼救:“有人落水了,救人啊……”公園的工作人員和游客趕來了,附近的居民也來了。短短的時間內,共有一百多人參與了營救,但冰面也發生了更大面積的塌陷,更多人落水了,營救形勢變得十分緊張,但這一切并沒有影響人們的積極性。有些人不會游泳,但也奮不顧身地跳入了冰水;有些人撥打了“110”,有些人抬來了公園的“鴨鴨船”救人,有些人在岸上用竹竿把落水者拉上岸……落水的小學生蘇小林終于被救了,然而年僅12歲的小學生王超、剛滿18歲的中專生劉業和20歲的大學生郝龍彪卻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
(1)你如何看待小學生蘇小林和同學在冰面上玩耍的行為?
(2)年僅12歲的小學生王超、剛滿18歲的中專生劉業和20歲的大學生郝龍彪為救人而犧牲,他們的行為是不是不珍愛生命的表現?
(3)在上述營救方式中,你認為哪些方式比較好,哪些方式不好?為什么?
【課后反思】本課我的收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