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尊重你我他
課時教案
課題
平等尊重你我他
課時數
1
課型
新課
授課時間
教學方法
講授法、案例分析法、討論法等。
教具
多媒體教學目的要求:知識目標理解“我是一個公民”意味著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并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尊重自然。能力目標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對待他人尤其是處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遵循道德、遵紀守法、愛護公物、保護環境,能夠做到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尊重自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一個公民應該具有的平等和尊重的意識,體會平等和尊重在社會交往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樹立平等的意識,尊重的意識
教學難點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待人,并進而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尊重自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故事導入《屠格涅夫與乞丐》聆聽思考:屠格涅夫到底給了這個乞丐什么,使得乞丐這么感謝他?
你爭我辯
一、人生而平等?提出辯題(幻燈片展示:正方“人生而平等”反方“人生而不平等”)小結:“人生而不平等”和人作為不同個體間的貧富、生理、名譽、地位等差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引導學生理解“人生而平等”主要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上。辯論,闡述理由
案例分析XX年8月18日下午,重慶某地,50歲農民余某走在狹窄的人行道上,他的扁擔不小心碰到了39歲的婦女曾某,曾某不顧余某的道歉對余某進行反復辱罵,還打了余某一耳光,而曾某的丈夫胡某說了一句激起眾怒,而導致整個事件升級的話:“我是國家公務員,你是什么身份!敢跟我叫板?”小結:金錢、地位等的差異,不能超越人格、更不能超越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憲法》精神討論:胡某的話是否正確?為什么?
“七嘴八舌”質疑:請你列舉人與人之間有哪些個體差異?應該如何看待這些差異?歸納:正因為人與人有差異,才有人類對平等的不懈追求,才凸顯平等的可貴。面對差異,以正確的心態來看待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各抒已見
不能把自己的優勢看作驕傲的資本,也不能把自己的劣勢看成自卑的理由。平等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取長補短。看資料關注弱勢群體殘疾人的圖片書110頁事例分析:怎樣看待個別同學的行為?《千手觀音》的錄象片段。質疑:還有哪些弱勢群體?幻燈片展示:①農民工討薪被打②老年人行動不便③未成年兒童貧困失學 等。小結:我們應當平等對待那些處于不利地的人,自覺維護他們的各法權益,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體驗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和處境討論交流:對于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能做些什么?二、尊重從我做起
欣賞動畫《鄭板橋飲茶》動畫中的掌柜在招待客人鄭板橋時為什么會分別用“坐、茶”,“請坐、上茶”,“請上坐、上好茶”?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歸納:不尊重別人的人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我們要尊重他人,禮貌待人,平等待人。觀看不文明的圖片。播放動畫《人人遵守公德,社會文明進步》歸納:我們要尊重社會,表現為遵守規則、承擔責任、維護權利以及愛護公物、遵守社會公德等。 分析他們的做法是尊重社會嗎?尊重社會我們應該怎樣做?展示土地干涸的圖片呼吁尊重自然、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