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學設計
對應的課標內容:“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夠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管家境、身體、智能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體會和諧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懂得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共規則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我是一個公民”意味著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并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尊重自然。
能力目標
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對待他人尤其是處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遵循道德、遵紀守法、愛護公物、保護環境,能夠做到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尊重自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一個公民應該具有的平等和尊重的意識,體會平等和尊重在社會交往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使學生真正樹立起作為一個公民平等的意識,尊重的意識。本課的難點是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待人,并進而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尊重自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①了解有關辨論賽規則
②收集資料,做好課件
學生:①準備辨論賽有關的資料
②相關學生排練好《王麗的故事》,《一支鉛筆的故事》
并準備好道具
板書設計:
1.人人在人格、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平等尊重你我他》 2.做到平等待人
3.人人相互尊重、并尊重社會、尊重自然
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名言導入
莊子說:“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
在我國歷代的農民起義中提出了。“均貧富,等貴賤”
近代資產階級革命的代表作:《美國獨立宣言》說:“所有人生而平等,造物者給了他們不可奪的天賦權利。”
利用這些名言、名句來導入新課。
這樣導入,主題鮮明,自然。
活動一:
“你爭我辯”
環節 1:提出辯題(幻燈片展示:正方“人生而平等”反方“人生而不平等”)
環節 2:老師致開場白,宣布辯論開始(同學們,平等一直是人類社會追求的目標,也是社會發展的永恒的主題。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人們對平等的理解也是千差萬別的,在今天我們社會主義中國是否真正實現了人生而平等呢?)
環節3:正反雙方第一辯手陳述本方觀點(時間每方3分鐘)
環節4:正反雙方自由辨論
環節5:評委評選出“最佳辯手”和“最佳辯隊”(評委成員可以請有關的老師或者是學生)環節6:老師最后宣布辯論賽結果
通過這樣的辯論賽,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辨和語言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 結
感謝,正反方各位辯手給我們帶來的這場激烈而非常精彩的辯論賽,可以看出同學們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
(幻燈片展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陳克杰案”)
使學生弄清楚“人生而不平等”和人作為不同個體間的貧富、生理、名譽、地位等差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引導學生理解“人生而平等”主要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上。
活動二
“七嘴八舌”
環節1:請你列舉人與人之間有哪些個體差異?
環節2:請你談談因個體的差異而可能產生的不良心理反應以及影響。
環節3:請你談談怎樣克服這些不良心理反應?
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小 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