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報信息搜集與交流
課題:壁報信息搜集、交流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明確壁報編排設計的意義和作用,引發其設計實踐的興趣和愿望。
2、使學生學會為辦壁報而進行的資料信息的搜集、選擇、分析、整理,了解壁報總體設計構思的過程。
教學評價建議:
1.能否有日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資料。
2.能否與同學協調合作進行信息資料的交流和加工篩選。
教學參考資料:有關信息及傳播媒體的書籍
相關教學研究課題提示:從中學擘報的教學看美術與語文學科的交融。
活動安排:
收集與交流:收集報紙、網絡信息。為使壁報的內容豐富多彩,要注意選擇有特色的學習、生活主題。
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壁報范例小樣;文稿圖稿等展示資料,設計示范用工具等。
◆學生準備學具:采用自己撰寫、繪制、剪報、網上下載、復印、手抄等方式搜集的壁報文稿、圖稿等信息資料,及紙、鉛筆等用具。
2.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①由欣賞壁報范例小樣、參觀校園內的優秀壁報導入本課的教學。
②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什么是壁報?為什么要辦壁報(意義何在)?壁報在校園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③師生共同歸納以上問題的答案:壁報是在墻壁上開辟的信息傳遞媒體,它是用圖文并茂的藝術形式呈現。辦壁報的意義在于拓展、延伸課堂所學文化知識,豐富信息范圍,擴大信息量。辦壁報的活動過程,可使我們學會搜集和整理信息,學會將這些信息以藝術的形式傳達出來,并可通過大家的相互合作,加強團結,增進友誼。
(2)發展階段:
①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共同分析所搜集的各類信息資料。討論確定壁報的主題。兩種確定主題的方式:(a)先討論確定一個主題,再根據這個主題的需要篩選所搜集來的信息資料;(b)先整理、分析信息資料,加以分類集中,從各類信息資料所反映的眾多主題中選擇一個符合要求的、有特色的主題確定下來。
②根據壁報面積的大小、所選文章的篇幅、篇數及圖的數量和大小,在紙上粗略畫出壁報設計草圖小樣,以決定文章和圖的增刪、字體和圖的大小。
(3)收拾與整理:草圖完成后,提示學生收起被淘汰的信息資料,將擬用的文、圖分門別類地整理保存好,以備正式辦壁報時使用。
3.課后拓展:提示學生留心觀察鄉村或社區的宣傳欄、畫報、報紙、雜志等傳播媒體的內容、設計所呈現的面貌,與自己的壁報設計初稿進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