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術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案
《人物速寫畫法》
相關教學研究課題:
轉型期(抑制期)少年兒童的人物畫教學。
活動三
課題 人教版美術 在校園中健康成長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人物題材繪畫的一般創作方法。
2、進行在一定場景中以成組人物及情節表現一定主題的繪畫合作。
3、培養熱愛校園生活的情感,提高對周圍事物敏銳的觀察和感覺能力。
活動安排:
選材與構思:
1、選擇什么樣的學習生活作為表現題材?
2、想要表現什么樣的意義和主題?
討論與交流:
1、談出自己對校園生活的突出感受與表現意圖。
2、其他同學的選材與構思對自己有什么啟發?
表現與繪制:
1、采用什么樣的構圖最能表現自己的構思?
2、采用什么樣的表現形式才能達到好的表現效果?
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校園活動場景照片一組;以校園生活為題材的畫家繪畫作品圖片若干;同一課題的學生作業若干。
學準備教具:平時搜集和積累的校園生活題材的創作素材;根據自己采用的畫種,準備的所需的工具材料。
2、 課堂教學:
(1) 引導階段:
a 引導學生回憶、交流自己在校園生活中印象最深刻,最有意義的事物,并討論如何才能作為繪畫創作的主題加以表現。
b 向學生提供校園活動場景照片、校園生活題材的畫家繪畫作品圖片、同一課題的學生作業等資料作為構思的參考。
c 讓學生拿出平時積累的有關校園生活的創作素材,進行選擇、分析、改造,用于本課的創作實踐。
(2)發展階段:
a 將自己的創作構思畫成簡單的草圖,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與討論,對各自的構思草圖進行修改與完善。
b 根據創作意圖、作品主題的需要,選擇一種表現手段,如線條畫、色彩或紙版畫等,進行繪制。
c 創作過程中,仍可進行相互交流,交換各自所需的素材,或根據需要臨時進行場景寫生和人物動態寫生。
d 要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的構思,大膽落筆,細心收拾。要獨立思考,表達出自己的意思,交流的目的是啟發創作靈感,而應避免相互照搬或套用一個模式。
e 教師應在輔導中,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透視知識畫場景,運用所學的人體比例及動態表現的知識處理畫面中的人物,成組人物的表現,應注意畫面的均衡構圖、前后遮擋、遠近虛實等關系的處理。
(3)收拾與整理:
作業接近完成時,指導學生從整體上對自已的作品進行調整和修改,最后完成作品。
整理資料、素材、畫具。恢復教室的整潔。交還暫時借用別人的資料、工具材料等并表示謝意。
3、 課后拓展:
(1) 課后可讓學生進一步審視自己的作業,找出成功與不足,并利用課余時間嘗試用另外的構圖、方法和手段表現同一主題,看看會出現什么不同的效果。
(2) 進一步選取新的創作主題,從另一個角度表現校園學習生活。
(3) 嘗試將所學的創作方法運用于校外生活的繪畫創作中。
(4) 以《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為主題辦一個作業展覽,展示每個同學的作業,組織參觀與評述活動。
教學評價:
1、是否表現出自己的創作意圖和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