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計算器進行數的開方
樂清市白象鎮中 屠勤秧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用計算器進行數的開方》是浙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的一節課,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熟悉了計算器一些常用鍵功能和熟悉加減乘除乘方運算的基本按鍵方法之后,并學習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基礎上,通過合作探究,使學生能夠用計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本節的學習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方便之處,可用計算器對一些數學問題進行取值探索,然后作進一步證明或猜想,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也可以使數學更好地為實際生活服務。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用計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教學思考:用計算器探求數學規律,發展合理推理的能力。
解決問題:會根據實際問題用計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情感與態度:①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態度。
②在簡單的操作活動中發展學生主動探究習慣和與他人合作、
交流意識,在復雜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體驗“成功”和“失敗”。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重點是會用計算器進行開方運算。
本節難點是正確掌握計算器的輸入方法,用計算器解決數學實際問題。
二、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采取了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中的拋錨式教學,即“情境教學”。以“問題情境——數學活動(包括觀察、實驗、猜測、嘗試、推理、交流、反思等)——概括——鞏固、應用和拓展”的敘述模式呈現數學內容,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互動合作等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數學地思考問題。
三、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演示科學計算器
學具:科學計算器
四、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
設
情 境
提
出
問
題
師:上課前先來放松一下,大家一起來欣賞一組美麗的圖片。
(電腦放映4張世界著名的高樓大廈圖:馬來西亞的佩重納斯雙塔、美國世貿大廈、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廈)
師:站在這些高樓上肯定能看到周圍旖旎的風光,你們想知道能看到多遠的風景嗎?
師:俗話說,登高望遠。從理論上說,當人站在距地面 千米高處時,能看到的最遠距離約為 千米。上海金茂大廈觀光廳高340米,人在觀光廳里最多能看多遠(結果保留3個有效數字)?
欣賞圖片:
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興趣。
引起學生求知欲
拋出“錨”,即提出問題,引起學生觀察、思考。
(即書上例3)
數
學
活
動
師: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模型:
人站在 千米高處能看到最遠距離為 千米,現在高度 為340米,求最遠距離
(結果保留3個有效數字)
小組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師:各組派代表說明你們的討論結果并說明原因。
師:如何用計算器計算 ?
多媒體上顯示正確順序:
0 . 3 4 0 =
結果: 0.5830951
注:凡從計算器上得到的結果,我們約定統一使用等號。
師:保留3位有效數字的話,此題的最終答案為65.3千米。有幾小組答案完全正確?來點掌聲!
思考、觀察
學生4人小組合作、交流,嘗試著去解決問題。
并嘗試著去探索用計算器求數的開方的用法。
學生自由發言,各抒己見
有些小組答案正確
有些小組答案錯誤
找出錯誤的原因
從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實例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
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同時也自主學會了如何用計算器進行數的開平方。
體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或失敗的情感。
概
括
師:我們用科學計算器進行數的開平方的按鍵順序是:先按 再按其里面的數字,最后按等號。
注:不同的按鍵順序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師:一起來練一下:
師:用計算器運算所得的結果,有時是準確值,如 ,有時是近似值,如 14213562
注:不同的計算器顯示結果的有效數字不一定相同。
邊練邊概括
對用計算器進行數的開方步驟及時概括,并提醒學生在用計算器時應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