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第一冊信息技術全冊教案
層次
主要協議
應用層
smtp、dns、dsp、ftp、telnet、gopher、wais、http…
傳送層
tcp、udp、dvp…
網絡層
ip、icmp、akp、parp、uucp…
接口層
ethernet、arpanet、pdn…〖bg)f
①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uotocol)-簡單郵件協議,主要用來傳輸電子郵件。②域名(domain name)-ip地址的文字表現形式。它的實現是依靠dns(domain name service )和dsp(domain service protocol)。 ③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主要用來進行遠程文件傳輸。 ④telnet的遠程登錄(renote login)-用來與遠程主機建立仿真終端。 ⑤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該協議可以代替tcp協議,與ip協議和其他協議共同使用。利用udp協議傳輸數據時不必使用報頭,也不處理丟失,出錯和失序等意外情況,若發生問題,可通過請求重發的辦法來解決。因此它的效率較高,且比tcp簡單 得多。該協議適合傳輸較短的信息。 ⑥http(即www)、gopher和wais-既是通信協議,又是實現協議的軟件。 需要強調的是:電子郵件、文件傳輸和遠程登錄是internet三大基本功能,而域名與ip地址 同等重要。
4. 什么是因特網因特網是從英文internet翻譯過來的,又稱為國際互聯網,它是一個世界范圍內的網絡的網絡。因特網通過各種通信線路和軟件把全球范圍內的計算機網絡連接成一個整體,而不管這些網絡的類型是否相同、規模是否一樣以及距離的遠近。因特網含有極為豐富的信息資源,是人類巨大的信息寶庫,這些資源大得超過任何一個人的想象力。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個全球性的博物館,一個無比神奇的游藝宮,一個發表自己見解的論壇,一個結交朋友的場所。在因特網上可以實現資源共享、相互通信、遠程教學等。如通過因特網就可以在自己家中的計算機上查閱學校圖書館的書目或北京圖書館的資料;可以到中央電視臺的網站上去查閱節目預告甚至收看電視節目;可以在幾秒鐘內把書信、照片、音樂等傳給遠在美國的朋友;可以去網上購物;可以到網上學校去獲取你所想要學習的知識;也可以為相隔萬里的學生答疑等等。 因特網起源于美國的arpa網,60年代中期開始,一些專家在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劃局(即arpa)的資助下,研究如何把美國國內的幾個不同的計算機網絡連接起來。當時的設想是,當網絡的某一部分在戰爭等特殊情況下受到攻擊而損壞時,不影響網絡中其它部分的正常工作。因此,arpa 網采用分布式控制與處理,較好地滿足了這方面的要求,網絡上的計算機處于平等地位,沒有哪一個部分是特別重要、不可缺少的。70年代他們設計了新的在不同的計算機網絡之間實現通信的協議(tcp/ip協議組),并公開了所有的tcp/ip協議網絡規范和有關的技術成果,這種公開,使得 tcp/ip協議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迅速的推廣。tcp/ip應用于arpa網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internet出現了,從1983年開始因特網的規模基本以逐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從開始只有約200臺連接的計算機發展到目前全球已有幾千萬臺計算機與因特網相連,并從美國走向世界,逐步形成了一個真正覆蓋全球的大網絡。因特網在中國的發展也非常迅速,目前我國已擁有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163)、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cninfo,169)、中國科技網(cstnet)等骨干網,因特網用戶已超過一千萬。(教學參考)第六課 多媒體與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是一種迅速發展的綜合性電子信息技術,它給傳統的計算機系統、音頻和視頻設備帶來了方向性的變革,將對大眾傳媒產生深遠的影響。多媒體計算機將加速計算機進人家庭和社會各個方面的進程,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娛樂帶來深刻的革命。本課是第二單元“多媒體世界”的第1課,是學生學習多媒體知識的出發地,本課從多媒體技術在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娛樂等方面的應用引入,吸引學生的興趣。教材分別介紹了媒體、多媒體、多媒體技術特征及多媒體系統組成,使學生全面了解多媒體技術。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多媒體技術與信息處理之間的關系,知道什么是媒體,什么是多媒體,什么是多媒體技術;分析多媒體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了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趨勢。教學建議可以首先在課堂導入這個環節下功夫,讓學生們對多媒體世界產生濃厚的興趣,可以讓他們先感受一下身邊與多媒體和多媒體信息有關的內容。可以詢問學生在電影、電視、網絡上得到的信息,都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然后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概括出多媒體主要能用在哪幾個方面,從而引出新課。在本課的講解過程中,可以采用較為形象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讓學生們自主思考,總結與多媒體、多媒體技術有關的概念、含義、特征、前景等。建議1個課時完成。一、媒體與多媒體講授這一部分時,需要先澄清學生對于媒體的一些理解。“媒體”一詞有多種含義,它既可以指存儲和傳遞信息的磁帶、光盤等實物,也可以指信息表達的形式,甚至還可以指專門從事信息傳遞的機構,如電視臺、報社等等。這些概念可能都在學生的腦海中有一些痕跡,而本教材中的媒體,指的是信息表達的形式,即文本、圖片、音頻、視頻和動畫等,因此要把這個概念界定清楚。另外的一個難點,就是多媒體的含義。可能會有學生把多媒體理解為類似于“1+1=2”的簡單的幾種媒體的拼湊、組合,而實際上多媒體是一個整體,幾種媒體在其內部互相合作,共同協作從不同的角度(動態、靜態信息,圖、文、聲音、視頻、動畫等)來完成對一個整體信息的表達傳遞,可以進行舉例說明,如多媒體計算機。也可以讓學生將單一的媒體與多媒體進行比較,體會它們在表達信息上的不同。二、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是以多媒體為基礎的,多媒體技術把各種形式的信息進行整理,綜合起來進行處理和控制,以達到表達信息的目的,正因為如此,多媒體技術具有了以集成性、交互性、數字化、時間同步性、超文本或超媒體結構為主的特征。讓學生根據多媒體技術的特征以及教材的提示,說出多媒體技術可以具體用在哪些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思考什么樣的信息素材適合什么媒體形式表達,比如什么樣的信息適合用文本表達,什么信息適合使用圖片表達等。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適當深入,將多媒體技術的幾個主要特征進行詳細解釋,舉出具體的實例。三、多媒體計算機系統這部分的知識處于概括化和具體化之間,可以讓學生把這部分與前面學到的計算機系統組成聯系起來,讓他們回憶和說出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情況,然后說出:除了這些之外,與多媒體技術的特點相對應,多媒體計算機系統都需要哪些獨有的組成部分。講述這一部分時,盡量將知識具體化,多媒體硬件可以舉出實物來展示,也可以展示圖片;對于多媒體軟件,可以通過介紹一些常用的、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軟件及其作品,可以用圖片、多媒體演示等形式來介紹。最后可以由學生指出:哪些屬于多媒體硬件,哪些屬于多媒體軟件。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讓學生接觸實物,觀察和安裝、調試音頻卡、光驅等設備,安裝和嘗試使用一些常用的多媒體軟件;還可以在觀察實物的同時,為學生介紹設備的功能等。四、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趨勢這一部分中,教材所給出多媒體技術發展幾個趨勢,它們涵蓋了多媒體技術發展的大部分應用范圍。講解這一部分的時候必須要直觀、趣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觀看一些關于軍事、醫學、游戲領域中多媒體技術使用的視頻資料,可以讓學生思考并說出:在這些領域里,多媒體是如何使用、如何發揮特點與優勢的。如果有條件,還可以指導學生親自操作一下多媒體設備,親身體會多媒體表達信息的效果。(教學參考)第七課 圖形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