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第一冊信息技術全冊教案
2.皮影(教學參考)
第十八課 認識photoshop中的路徑路徑是photoshop中的重要工具,本課通過制作“鼠標小汽車”圖像的活動,介紹了路徑的重要概念和工具。內容包含各種路徑工具的設置及使用方法,路徑在摳除圖像背景,勾勒圖像邊緣和與選擇區域兩者間的轉換等方面的應用。本課建議課時1課時。1.使用“路徑” 做選區 使用“路徑”工具選取“鼠標車身”圖像時,有兩點需要提醒學生注意:一是鼠標的輪廓一定要閉合,即在鼠標輪廓環繞一周點一些點之后,要回到起始點單擊;二是在勾畫輪廓的時候可以讓點與點的距離短一些,尤其在勾畫弧形地方時,因為這樣可以盡量減少對完整圖像的破壞。利用“轉換點工具”單擊閉合路徑后,可以在各個錨點和線段上拖動,改變位置和方向,從而修改路徑,達到自己滿意的輪廓效果!奥窂健泵姘逑虏坑幸恍┌粹o,如“用前景色填充路徑”、“將路徑作為選區載入”、“創建新路徑”、“刪除當前路徑”等,可以讓學生分別嘗試操作,體會它們的功能。單擊“將路徑作為選區載入”按鈕后,勾畫出的鼠標輪廓轉化為了選區,就可以對選區進行各種操作了。可以提醒學生:只有將某個區域轉化為選區之后才能對它進行操作。2.直接選擇工具與轉換點工具的應用直接選擇工具選擇路經,可激活路徑,顯示錨點;選擇路經段,改變路徑形狀,但不改變錨點位置;選擇一個或多個錨點,可移動一個或多個錨點,改變路徑形狀和錨點位置。用轉換點工具單擊錨點,不管它是什么性質的錨點,都會變為直角點; 拖動鼠標會生成平滑點;單擊并拖動平滑點的其中任一個方向線上的柄,改變它的方向,就可使平滑點變為角點。 3.使用“磁性套索工具”做選取photoshop中有三種套索工具,都可以建立復雜的幾何形狀的選區。套索工具用于建立自由形狀的選區,屬性欄可設置羽化值大小和勾選消除鋸齒。因為是自由形狀選區,單個選區時shift,alt,shift +alt沒有效果。多個選區時這三個鍵與選框工具相同,shift相加,alt相減,shift +alt相交。多邊形套索工具用于建立規則的多邊形選區,屬性欄同樣可設置羽化值大小和勾選消除鋸齒。單選區時shift可用,可調節多邊形選區邊的角度,以45度為單位旋轉,可以繪制任何形狀的多邊形。多個選區時這三個鍵與選框工具相同,shift相加,alt相減,shift +alt相交。本課主要介紹了磁性套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能自動分辨出圖像邊緣特別適用于快速選擇邊緣與背景對比強烈且邊緣復雜的對象。磁性套索工具的工具任務欄與套索工具和多邊形套索工具相比,新增了套索寬度頻率,邊緣反差,筆尖。邊緣反差用來指定套索對圖像邊緣的靈敏度,可輸入1-100%之間的數值。數值高可用來探查與周圍強烈對比的邊緣,數值低的可用來探查低對比度的邊緣。筆尖用來設定繪圖板的筆刷壓力。當此項被選中,則光筆的壓力增加時, 會使套索的寬度變細。教師引導學生在操作“磁性套索工具”的過程中,自己觀察,體會磁性套索工具的作用!蹲髌贩独肥髽诵∑嚕ń虒W參考)
第十九課 調整圖像色彩色調
調整圖像的色彩,是處理圖像的一個重要方面,包括對圖像的亮度、對比度、飽和度等參數設置進行調整,以達到各種所需的效果,如明亮與暗淡、鮮艷與柔和等。本課通過幾個處理照片的活動,介紹了如何處理圖像色彩。對于色調、色階、對比度、飽和度等概念,教師可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觀察、分析、思考,結合活動任務體會理解。本課建議課時1課時。1.亮度/對比度調整利用亮度/對比度可以簡單調節圖像的色調范圍。學生打開“亮度/對比度”對話框,拖動對話框中三角形滑塊,調整亮度對比度:向左拖動,圖像亮度和對比度降低、向右拖動時,則亮度和對比度增加。在調整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像的變化,體會調整亮度/對比度的作用。2.色階調整色階圖根據圖像中每個亮度值(0~255)處的像素點的多少進行區分。右面的白色三角滑塊控制圖像的深色部分,左面的黑色三角滑塊控制圖像的淺色部分,中間灰色三角滑塊控制圖像的中間色。移動滑塊可以使通道中(被選通道)最暗和最亮的像素分別轉變為黑色和白色,以調整圖像的色調范圍——因此可以利用它調整圖像的對比度:靠左的滑塊用來調整圖像中暗部的對比度,右邊的白色三角用來調整圖像中暗部的對比度。左邊的黑色滑塊向右移,圖像顏色變深,對比變弱(右邊的白色滑塊向左移,圖像顏色變淺,對比也會變弱)。兩個滑塊各自處于色階圖兩端則表示高光和暗部。中間的灰色三角滑塊,它控制著gamma值,而gamma值又是衡量圖像中間調的對比度。改變gamma值可改變圖像中間調的亮度值,但不會對暗部和亮部有太大影響。將灰色三角滑塊向右稍動,可以使中間調變暗,向右稍動可使中間調變亮。教師指導學生嘗試調整并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拖動滑塊的位置、程度、數值與圖像效果變化的聯系,它們是怎樣對應的。3.曲線調整圖像色調學生通過在曲線對話框中改變曲線,來調整圖像的色調。(1)曲線右上角的端點向左移動,增加圖像亮部的對比度,并使圖像變亮(端點向下移動,所得結果相反)。曲線左下角的端點向右移動,增加圖像暗部的對比度,使圖像變暗(端點向上移動,所得結果相反)。(2)利用“調節點”控制對角線的中間部分(用鼠標在曲線上單擊,就可以增加節點)。曲線斜度就是它的灰度系數,如果在曲線的中點處添加一個調節點,并向上移動,會使圖像變亮。向下移動這個調節點,就會使圖像變暗(實際是調整曲線的灰度系數值,這和色階對話框中灰色三角形向右拖動降低灰度色階,向左拖動提高灰度色階一樣)。另外,也可以通過input和output的數值框控制,(3)如果想調整圖像的中間調,并且不希望調節時影響圖像亮部和暗部的效果,得先用鼠標在曲線的1/4和3/4處增加調節點,然后對中間調進行調整。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曲線的功能十分強大,應在不斷的實踐中去領會,才能懂得它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快速、準確地利用色調曲線的功能來調整圖像的亮度和對比度等效果。4.關于知識鏈接繪畫、圖像都離不開顏色,所有的圖案都是由基本形狀和顏色組成,顏色是圖像處理的一個重要部分,顏色的原理是美術的基礎。本課知識鏈接便介紹了三基色與三原色。 該部分內容并不需要學生深入掌握,只是作為了解內容即可。(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