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八年級藝術下冊全冊教案2
教材選取了《劉三姐》中的三個主要主題,組成了一個aba的三段體變拍子歌曲。第一樂段為全劇主題曲,典型的山歌風格,第二段由“對歌”中的一個主題改編,第三樂段是主題曲的變化,也是全劇的終曲。
2、教學建議
(1)在唱歌曲之前,先看一遍歌舞劇《劉三姐》的影像片,以熟悉此片中反復出現的山歌旋律。
(2) 因為是山歌,、旋律顯得較自由,此歌有2/4、3/4、3/8 三種節拍,作為班級集體演唱,不要太自由,無論是什么樣的變化節拍,嚴格唱準每一單位拍的時值。
(3)、此曲結構為aba,a與a中好多樂句的旋律是大同小異的變化再現,學生在唱時務必要聽清楚,不要混淆。可把樂譜進行對照學唱。
(4) b段由于節拍及內容的變化可將速度處理得快些,情緒要活潑,以與一、三 段形成對比。
(5) 民歌的發聲位置允許靠前一點,讓學生用比較自然聲音演唱此曲即可。
二、藝術天地
(一)、音樂與戲曲:《盜仙草》
1、內容介紹
深居峨眉修煉成仙的白蛇、青蛇化為美麗的少女白素貞和小青。來到西子湖畔,在斷橋與風度翩翩的公子許仙相遇,而產生了愛慕之情。小青從中牽線為媒,白素貞與許仙結為夫妻,遷居鎮江開藥店行醫為生。不料惡僧法海借口驅妖,離間他們夫妻的感情,并向許仙授計加害素貞,時逢端午佳節,白素貞難卻許仙的情意,飲下一杯雄黃酒,醉中現出原形,嚇昏了許仙。白素貞悲傷萬分,星夜上山盜取靈芝將許仙救活。許仙上金山寺還愿,被法海囚禁,白素貞喝令水漫金山,經過一場激戰,素貞終因身懷七月胎兒,戰敗而歸。白素貞滿懷怨恨和小青漫步重游斷橋,正巧許仙自金山脫逃,獨自蹣跚而來,夫妻又在斷橋相會,終于言歸于好。不久,生下嬌兒,法海再次前來捉拿白素貞,用金缽將她吸走,壓在雷峰塔下,小青為白娘娘報仇,用火葫蘆燒死法海,救出白素貞,全家得以團聚。
《白蛇傳》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歷來被搬上地方戲曲舞臺,改編成文學,電影也不計其數,戲曲的有京劇、越劇、粵劇等。70年代,香港流行曲歌星潘迪華(《花樣年華》中演二房東孫太太)曾制作演出舞臺音樂劇《的娘娘》。電影方面,50年代日本拍攝了穿中國古裝的日本版《白蛇傳》;60年代香港有《斷橋產子》粵語片版本;90年代徐克根據李碧華《青蛇》小說改編成同名電影,由王祖賢、吳興國、張曼玉主演。京劇《白蛇傳》由田漢于50年代初編劇,首演。它摒棄了許多舊傳說中的糟粕,強調了白娘子追求自由幸福的正義性和合理性,主題鮮明,顯示了田漢浪漫主義的詩人氣質與才華。
2、教學建議
(1)教材中所選的《盜仙草》是一段京劇中的武打戲,敘述了白素貞為救活許仙,星夜上峨眉山盜靈芝草,與鶴鹿二名護草童子爭斗的情節,讓學生看后自己敘述。
(2)如教師對京劇較在行,可拓寬一些武打中的動作名稱和行檔特點。
(3) 引導學生注意京劇鑼鼓的特點,它如何與動作密切結合,講講京劇中鼓、板、鑼的重要作用。
(4)可拓寬內容,向學生介紹一些京劇中其它的武打場面。
(二)音樂與舞劇:《天鵝湖》
1、內容介紹
天鵝湖(四幕幻想芭蕾舞劇),作于1876年,柴可夫斯基曲。別吉切夫和蓋里采爾編劇。由于原編導在創作上的平庸以及樂隊指揮缺乏經驗,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敗。直到1895年,由彼季帕和列•伊凡諾夫重新把該劇搬上彼得堡舞臺,才獲得巨大成功,并成為世界芭蕾舞經典名著。劇情:被魔法師羅德伯特變成天鵝的奧杰塔公主,在湖邊與王子齊格弗里德相遇,傾訴自己的不幸,告訴他:只有忠誠的愛情才能使她擺脫魔法師的統治。王子發誓永遠愛她。在為王子挑選新娘的舞會上,魔法師化成武士,以外貌與奧杰塔相似的女兒塔吉莉雅欺騙了王子。王子發覺受騙,激動地奔向湖岸,在奧杰塔和群天鵝的幫助和鼓舞下,戰勝了魔法師。天鵝們都恢復了人形,奧杰塔和王子終于結合在一起。